书架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商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想,如果能有机会联络到协约国方面,我们以大量物美价廉的烟草供应给对方,一是有力支援了其战场上的后勤也间接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态度,二来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价值不菲的利润,最重要的大量烟草输出给外国人而不是毒害中国人,怎么着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是张汉卿来京一段时间内潜心思索后的第一单生意经,绝非应景而作。
从大局看,一战已经开始一年多了,列强都陆续卷进去。中国该何去何从一直在中国军界政界争论不休。当然有识之士如段祺瑞、蔡锷等都是极力支持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理由是英法俄要么是纵横海上、陆上的大国,要么幅员辽阔颇具战争潜力,同盟国必败。
但是日本人因为惦记着德占青岛,坚决反对中国对德宣战----这样已经决定加入协约国的日本就无法对“盟友”中国下手了。在日本政|府的压力下,袁世凯迟迟不敢作决定,致命坐视日本人占据青岛,痛失先机。
此后日本一直左右中国宣战的权利,直至1917年,这也使中国因参战太晚被外国人讥笑为“坐享其成”。战后巴黎和会上耻辱一幕,除了国力孱弱外,未尝不有中国政|府反应太慢之过。如果中国能够顺利地把烟草“打入” 欧洲战场,这种和弹药、食品、药品同为军需的东西完全可以代表中国对协约国的贡献!
要知道战壕里的生活随着战争的漫长而越来越枯燥,特别是马恩河战役之后,西线作战的双方都开始修筑战壕以长期对峙,从而转入阵地战。在无数大炮和密集机枪的夹缝中,任何一方的冲锋都注定是损失巨大的,这样普通士兵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在战场休憩中美美地抽一支烟然后从容战死,是美国大片不朽的主题,正是这一点让张汉卿发现了商机。
“比利时士兵烟草基金会”一直向美国公众发起呼吁“前线士兵对烟草的需求量超乎我们的想象,烟草是战壕里的士兵最为渴求的一种安慰…”在他们的计算中,每个装着烟草的包裹价值25美分,包含50根卷烟、一大包烟叶、一盒火柴。
25美分价值几何呢?这个要从物价比起来才有意义。当然,因为此时的银元还是很有消费力的,按照一克黄金、5美元与9银元等值的比例,大致可以得出等价于银元45分。
一块银元的此时的购买力为几何?据比较可靠的研究,大概可以换算为30斤大米。不过这个数字和现在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此时一亩地的收成也只有百十斤。换句话说,在欧洲十包这样的卷烟的价值,等同于中国一亩地的产出,利润可想而知。
在北方,从奉天到热河,种植了数不清的烟草。这些烟草,在正史上正是张作霖扩军抢地盘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中国成为烟草大国的写照。虽然知道烟草的危害,力量处于萌芽状态的张氏父子绝对不会为了所谓长远国运而禁种烟草,相反,在张汉卿的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