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边山寒[种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第 40 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三日后巡防, 不知何时是归期,大家开始琢磨写家书,万一回来的晚, 李青瑞他们走时也能带上信。

他们这几十个人里谁也没有带笔墨, 本来想央求老邢头去借, 后来不知道谁, 跑去问南边窝子那边的流犯,毕竟那里住的是读书人。

他们抱着姑且试一试的念头, 没想到还真成了,得知他们中大多数人不识字, 对方还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写, 只要给点吃的就行。

读书人的脸皮薄,齐敏他们回来时, 就同人绘声绘色的说,那些人说要食物的时候, 脸红的像是渗血一般。

听他们这样说, 李青卓就没再提帮写家书的事, 那些人没有这些府兵身体强壮,光在这里活着就很难,要弄点吃的就更不容易了。

听他们相互问都给家里写了啥的时候, 大都是抓耳挠腮,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李茂群忍不住咧嘴乐了,笑着笑着嘴角便垂下来。

他也担心家里, 担心的是娘会不会因为过年没钱又去找二伯他们要,他也清楚,家里头谁也不会想他, 更不会担心他。

看着外头出神了半天,李茂群看向李青文,问道:“开春你真要留在这里?”

“不,我得回去。”

李茂群一愣,李青文一直嚷着留下来,没想到突然变卦。

提到这个,李青文脸皱出十八道褶来,万般不情愿的道:“我大哥说,咱们的通关路引只批了一年,不回去可能有麻烦。吃一堑长一智,下回再去开路引,可得记住把日子写长点,十年八年的最好,省得一次次的来回跑。”

好不容易下了决心,没想到突然有了变化,李茂群面上显出几分失落。

李青卓看到了,问道:“叔,你不想回去?”

李茂群轻轻点点头,“我回去也不知道做啥,留在这里还少些烦心事。”

他家地不多,庄稼活不重,在县城里找不到事情做,兜里没钱,闲时心里发慌。因为他一直不成亲,大嫂二嫂防贼一样防着他,在家里实在呆不下。

李青瑞还在寻思说什么,李青文飞快的道:“叔你要不先跟我们回去,过阵子咱们把东西买齐了再来。”

李茂群听的一愣一愣的,看向李青瑞,“你们回去还要再来?”

李青瑞抬了抬下巴指着李青文,“你看仔儿这样,谁能拦的住他。”

李青文捏着筐子里的土有点干,舀水过来浇,听到这话,振振有词的道:“你看,咱村的地都不多,每年想出去讨生活的都不知道去哪儿,这里地多,野物和野果也好寻,还有江大哥他们在这里相互照看,除了远点,没甚缺点。”

从大哥嘴里听说路引的事情时,李青文真是没想到,他不是钻牛角的人,知道必须得回去一趟,便开始琢磨下次来的事。

他们这次来的仓促,很多东西都没准备好,到了这住下后,才发现缺这个少那个,这次回去一定采买齐全。

听他们这样说,李茂群心中大定,道:“那我到时候随你们再来。”

“哎哟,这还没走呢,都说来的事了?”蒋立平推门进来,随手扫掉身上的雪,笑着说道。

“蒋大哥,你耳朵可真够厉害的。”李青文往他身后看,果然江淙也跟着进来了。

李青文凑上去,急切的问道:“咋样,问了没有,我们可不可以在这开荒?”

江淙点头,李青文还没笑出来,就听蒋立平道:“你以后怕是没心思种地喽,你哥想让你拿笔杆子,而不是锄头。”

“啥意思?”李青文问道,李青瑞和李青卓也看过来。

江淙道:“你做的爬犁和雪镜派上大用场,周大人要奖赏,我想替你求个科考的机会。”

李青瑞大喜,急声道:“这可是真的?”

江淙点头,“周大人同意写推荐信,只要考试合格,就能入文正书院学习,日后便可参加朝廷的科举选拔。”

“可是朝廷的科考不是已经停了吗?”李青卓问道。

“停的只是下头州县的,朝廷办的那些学院的书生可是一直都能参加。”蒋立平道,“一般人没有门路,入不了那些学院读书罢了。”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李青卓眼中闪着光说道。

所有人都很高兴,唯独李青文,他怒瞪着江淙,“我不愿意!你别给我做主,我只想种地赚钱,不想去读甚书院!”

李青瑞知道这是江淙的好意,农家子能读书的少之又少,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便斥声道:“仔儿,怎么跟你江大哥说话的。江淙是为了你好,你这样聪明,读书定然也错不了,那比种地可出息的多。”

李青文一脸焦躁,跺了跺脚,“我可不觉得读书比种地强啥,谁都要吃粮食,种地可填不饱肚子,我可以识字读书,就是不想考甚么书院!”

这话他从前就说过,现在更是坚定了念头,李青文坚持道:“我也不愿意做官,就我这性子,在官场怕是会沦为垫脚石,万一倒霉成了替死鬼,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要是再不小心做错了什么,株连家人,那时后悔都来不及!”

他这番话说完,李青瑞等人目瞪口呆。

蒋立平先绷不住了,放声大笑,“哎哟,我忍不住了,你说你,现在字都写不了几个,能不能入的了学院还两说!就算进了学院,没有个十年八年哪里能去参加科考,即便去考试,名列前茅都不一定考的上……咋,你现在就开始害怕自己考上之后当官,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李青瑞为了弟弟的颜面,没有笑的那样明显,也道:“仔儿,读书可不是简单的事,能靠学识入朝为官的都是才学过人的,哥倒是没想过让你一定做官,识字懂得圣贤道理,总比一辈子闷头土里刨食强。”

李青文被他们说懵了,反应过来脸上唰的变红,他确实没想过自己考不上……

好像是有点自大……他都忘记了,这里的读书跟从前生活的时代不一样,自己高考那个省里前三的成绩,在这里可能就变成了零。

看着弟弟的神情,李青卓故意道:“仔儿,你也不用害怕自己考不上,就算进不了书院,我们也不会说什么的。”

李青文闷声:“二哥,你这激将法不够熟练,我不吃这一套。”

李青卓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这么机灵的脑袋不读书真是可惜了。”

“机灵的脑袋种地更厉害呢。”李青文气呼呼的看了江淙一眼,拉长声调道:“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为我好,逼我做不愿意做的,再机灵的脑瓜也没用。”

听着他阴阳怪气的话,李青卓的手劲变大,“跟江大哥说这话,他要寒心了!”

蒋立平撇江淙一眼,“我说啥来着,他肯定一万个不乐意,没说错吧?”

江淙一脸无奈,把李青文的脑袋从他二哥手下救出来,叹气道:“你要是真不情愿,这名额让给家里头其他人也成……”

“还能让出去?!那可太好了!”李青文瞬间抖擞起来,“给我二哥吧,他爱读书!”

没想到事情转了这么大个弯,李青卓愣住了。

江淙对李青瑞点头道:“我怕仔儿不愿意,特意在周大人面前没把话说死,青卓愿意去读也好,他本来就读过几本书,又写了一手好字。”

李青瑞很清楚二弟多么想要读书,看着李青卓道:“老二,你觉得呢?”

他没有像刚才对幺弟那般大包大揽,因为李青卓学医多年,再转过头去读书,之前那些年的努力和辛苦怕是要白费了。

李青卓不假思索的道:“大哥,我想读书,唯独辜负师傅多年的栽培,心感不安,这次回去,我要好好跟师傅磕头赔罪。”

吕大夫将李青卓收到门下,见他闲时不停翻书练字,多少次都感叹弟子生不逢时,若是从前县城能考试的时候,定能有所成就。

吕大夫身为人师,从来都想弟子能更好,他要是知道这事,怕不是比自己还高兴。李青卓知道,自己有此机缘,师傅定然会同意,但越是这般,他心里头越是难过不舍。

李青卓这样痛快的应下,李青文登时拍手叫好,自己甩掉这个大包袱,二哥又能得偿所愿,简直不要太好!

他不遗余力的拍马屁道:“二哥,你一定能考上学院,也一定能当大官,我相信你!”

李青卓弯了弯唇角,“若是真如此,也是仔儿你的功劳。”

“我们兄弟不用客气。”李青文笑嘻嘻的道,不用读书,他现在心情大好。

说定后,江淙带李青卓去见周丰年,李青文追着蒋立平问种地的事,得知自己有上百亩的荒地,登时喜的不能自己。

他高兴的原地打转,“哎呀,这么多地,我得寻思寻思种啥,多种点水稻吧,高粱米实在不好吃……”

蒋立平乐的露出大白牙,对李青瑞道:“看看你弟弟,多少人求不来的读书机会,他死活不干,听说种地高兴成这样,啧啧。”

李青瑞笑了,“种地也好,种地要是能种出名堂来,也是有能耐的……不过,仔儿,这里这么冷,稻子可长不出来,你这白米饭想要吃上可是难。”

李青文呆滞了一瞬,他好像都忘了这茬了!!!

边城这边的水不少,光河他们就见到了好几条,李青文早就想好了种水稻,唯独忘记了这里的气候。

江淙和李青卓很快便回来了,看二哥眼中掩饰不住的喜色,李青文就知道这事成了。

李青瑞很为弟弟高兴,同江淙道谢,江淙道:“这功劳应该是仔儿来领,我并没出什么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