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魏读书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大型社死现场,许清宵入京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走进堂内。

  周凌拿出一副对联给陈星河观看。

  左对:育人先育树方知树难育。

  右对:明知树难育更上三分心。

  横批:清宵之师。

  “怎么说?为师还是有些水平吧?”

  周凌有些自信道。

  而陈星河却有些无奈,但碍于对方是自己师尊,故此点了点头道:“老师文采,学生自愧不如。”

  “嘿嘿,星河啊,谦虚了,谦虚了。”

  周凌将对联小心翼翼地放置一旁,而后让陈星河落座下来道。

  “你今日来找为师有何事?”

  周凌开口询问。

  “回老师,两件事情。”

  “第一,学生中了府试,前来感谢老师这些年的培育。”

  陈星河如此说道。

  “恩,不错,不错,为师也知晓你中了府试,虽说二十来名,但很不错了。”

  周凌十分满意道。

  然而陈星河淡然开口:“十九名。”

  周凌:“.......”

  “第二件事呢?”

  周凌继续问道,将话题扯开。

  “师父,我打算云游四方,静心读书,所以此次前来,是与师父告别的。”

  陈星河说出第二件事情,他要云游四方,潜心读书。

  但此话一说,周凌摇了摇头。

  “小了,格局小了。”

  周凌开口,让陈星河有些不解。

  “师父,您的意思是?”

  陈星河满是好奇,不明白自己师父的意思。

  “星河啊,这一点上面,你完全不如你师弟清宵,你这个时候跑去云游,你不是犯傻吗?”

  “我问你,如今清宵去了京城,再不济也能混个朝中官来当一当,可你师弟在京城完全没有任何根基。”

  “不管做任何事情,你师弟都寸步难行,而此时你是他师兄,再过一段时间,科举就要来了,你为何不先去京城,找到你这位师弟,到时读书也好,备科举也罢,若你师弟需要你帮忙之时,你也可以出手相助。”

  “一来,你师弟承了你恩情,二来,你有才华,提前入京,了解京城是是非非,也免得有朝一日,你踏入朝堂,懵懂无知,你可明白?”

  周凌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

  在他眼中,许清宵如今可谓是名动天下,如今去了京城,也肯定是如鱼得水,但再怎么如鱼得水,也改变不了许清宵会遇到各类麻烦,而若是没有自己的亲信,怎么去做事?

  而陈星河早晚也要入朝堂,不说在朝中任官,最起码当个地方官没问题吧?早点去京城,早点熟络人脉,帮一帮许清宵也好,读书也罢,至少比云游四方要好万倍。

  否则的话,真去当官了,后面没点势力没点人脉,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别看周凌只是个夫子,可这几十年的经历,远足陈星河。

  的确,此话一说,陈星河有些沉默了,他细细想来,您还别说,还真可以啊。

  去京城备战科举,了解京城之事,若许清宵需要自己帮忙,自己就帮帮忙,若不需要自己认真读书,偶尔也结识一番京城的朋友,这样一来对自己的仕途,起到极好的作用。

  “多谢老师指点,学生明白了。”

  陈星河露出喜色,恍然大悟道。

  “恩,明白就好,那你接下来打算如何?”

  周凌捻了捻胡须问道。

  “这几日打算先入品吧,学生感觉快要突破了。”

  陈星河回答道。

  也就在此时,大门打开,是师娘回来了。

  “现在整个县里都在卖扇子书画,卖菜的人越来越少了,星河,师娘买的菜不多,你今天委屈一下。”

  师娘从大门走了进来,菜篓子里面没装什么东西。

  “师娘客气了,随意就好,随意就好。”

  陈星河倒无所谓,吃什么都还好。

  “行,你这孩子来之前也不说一声。”

  师娘点了点头,随后在堂内取些东西,便走了出去,将未洗好的衣服,继续揉搓。

  “方才说到哪里了?”

  周凌开口,怕陈星河提到自己洗衣的事情。

  “学生马上要入品了。”

  陈星河开口回答。

  “哦,其实星河啊,别看你师弟短短一个月左右,就已经晋升七品,但儒道这一脉,讲究的是厚积薄发。”

  “古往今来,也不是没有过一朝悟道之事,虽说万古不见其一,但无论如何还是有。”

  “你大器晚成,为师也是大器晚成,所以莫要因你师弟而心急,入品的事情,最好是等到最合适之时。”

  “你看为师,这么久都不入品,你不会以为,为师是入不了品吧?”

  周凌一本正经道。

  而陈星河点了点头,虽然感觉有点怪怪的,但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学生明白了,多谢老师赐教。”

  陈星河露出笑容,是啊,许清宵有许清宵自己的造化,而自己也有自己的造化,大器晚成嘛,大不了等一等,又不急于一时。

  “恩,总而言之,你我师徒二人,虽不说一定超越你师弟,但也绝对不弱于你师弟,对吧,哈哈哈哈哈!”

  “恩,师父所言极是。”

  陈星河点头附和,同时也发出笑声。

  然而就在此时,门外的师娘,冷不丁的开口。

  “两个没入品的人,在这里得意洋洋,不嫌丢人。”

  声音响起,堂内,莫名安静下来了。

  非静止画面。

  过了好一会,周凌起身,将房门关上,随后从堂后抱出一大叠书籍,看向陈星河道。

  “星河,这是为师写的育人经,请你做件事情。”

  周凌开口,又拿出笔墨来。

  “请老师吩咐。”

  陈星河点头。

  “是这样的,前些日子清宵来了一趟,我让他落名,毕竟过些日子为师要去各地讲课。”

  “这书要拿出去卖,一部分是落名版,清宵落了一百本,为师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够,所以让你来。”

  周凌说道。

  “哦,明白,我这几日也无事,正好帮老师落点名,回头一同随老师过去,到时候再去京城也不晚。”

  陈星河点了点头,同时心中有些感慨,还是自己老师好,让自己落名,也算是弘扬一下自己的名气,比起那个扇贩子,云泥之别啊。

  “好,不愧是为师的爱徒。”

  周凌满脸笑容,拿出一本小册,放在陈星河面前道。

  “你对着许清宵的名字仿一下,为师这两天一直仿,却仿不出这种稚嫩感,可能是为师落笔老道。”

  “你来仿仿看,别愣着啊,快点,快点。”

  周凌指着许清宵的落名,催促道。

  而陈星河却愣在原地。

  嘶!你让我仿师弟的名字?师父,你欺人太甚了吧?我陈星河哪点不如许清宵?

  “师父,你让我仿师弟的名,我不干。”

  “他许清宵是人,我陈星河也是人,他许清宵是你的学生,我陈星河也是你的学生.......但我陈星河尊师重道!”

  “师父,把戒尺收回,我写!”

  陈星河本来满腔愤怒,可看到周凌取出戒尺后,当下话锋一转,老老实实坐在桌前开始落名。

  此时此刻,陈星河心中无比憋屈。

  有朝一日龙得水,定要长江水倒流。

  念头过后,陈星河拿起书籍,递给周凌道。

  “师父,写好了,您看看可以吗?”

  ....

  对比周凌家中的热闹。

  此时此刻,京道上,却显得异常平静。

  千里马疾驰。

  躺在马车当中,望着一张张请帖,许清宵静静地思索一些事情。

  再有不到一天的时间,自己就要到京城了。

  去了京城,第一件事情不是面圣,毕竟面圣是需要等皇帝召见自己,自己主动过去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见各位国公。

  安国公、齐国公、信国公、李国公、还有徐国公,一共有五位国公邀请自己过去坐一坐。

  第一个肯定是要去安国公家中,毕竟安国公在朝堂帮了自己不少,无论出于任何目的,自己必须要过去感谢。

  齐国公和信国公,早些日子已经邀请过,这次又发来请帖,也不可能不去。

  至于李国公和徐国公,许清宵未曾接触任何,只是这次送来了帖子罢了。

  大魏王朝一共有九位国公,抛开最开始的六公,后面的三位国公,都是跟随武帝北伐赢得的地位。

  这三位国公分别是,卢国功,恒国公,越国公。

  也是这三位没有给自己发来请帖,没有发来请帖许清宵倒不觉得不受尊重,反而这是常态。

  再者若是真发来了请帖,同时被九位国公青睐,也不是一件好事。

  别看都是武官,可武官也分细小势力,如今抱成一团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北伐吗?

  毕竟盛世文官,乱世武将,若能北伐,他们也可以为后代子孙建立更多功勋,也可以让后代子孙去建立功勋。

  自大魏建国初始,只有三个国公可以世袭罔替,可如今过了几百年,这三位国公后人全没了。

  自此国公爵位,都不能世袭罔替,后代人层层递减。

  武将爵位,靠的就是打仗,太平盛世那就是文官天下,所以这帮武将集合在一起,图谋的是什么?

  北伐功勋罢了。

  当然也有仇恨在其中,这一点不可否认,可更多的还是功勋,一旦儿孙有了功勋,老一辈的人也就可以安心走了。

  最起码五代不会有任何差池,这也是为何武将们非要主张北伐的原因,涉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哪怕明知道不适合北伐,可还是坚持。

  但北伐能不能成,现在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自然武官集团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手准备是可以北伐,那就去建立功勋,一手准备是不可以北伐,就必须要做好方方面面的考虑了。

  所以得到九位国公的青睐,并不一定是好事,没了北伐,这武官直接的利益争斗也会瞬间暴露出来。

  至于文官就更别说了,一直打压北伐之策,明面上为的是天下百姓,可实际上还是为了权力,一旦不打仗了,大魏彻底进入休养状态,那接下来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就是文官来处理。

  武将直接边缘化,该养老的去养老,该安享晚年的去安享晚年,后代子孙去军营随便混,等有需要再喊你们回来。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而自己,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件事情。

  主兵伐!

  亦或者。

  主休养?

  毫无疑问,自己肯定是主张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回暖才是王道,可这番话绝对不能说出去,一说出去,整个武将集团要来找自己麻烦了。

  本来就得罪了儒官一脉,现在要是把武将一脉也给得罪了,那就没必要玩了。

  加入东明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