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殷女帝聂青婉殷玄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仲秋佳节3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殷玄猜测到了华子俊深夜出入聂府的用意,进而就不得不怀疑太后的死身很可能被人挪到了聂府,不然没有太后尸身,华子俊就算去了聂府也无用,那么,太后的尸身当真被挪回了聂府?什么时候挪的,何人挪的?

那天晚上甘城被雷威拖住,任务失败,以至于没能成功将太后的尸身运回皇陵,当天晚上他就下令让戚虏领兵去围了紫金宫,又封了烟霞殿与紫金宫之间的秘道,莫非就在那分毫之差里,任吉便将太后的尸身挪出去了?他如何就能知道他要围紫金宫呢?而且时机拿捏的如此的好。

殷玄侧头看向身边的女孩儿,想着,不是任吉拿捏时机拿捏的好,而是她。

殷玄觉得,等回宫了,他还是得进一次紫金宫,探一探虚实,如果尸体当真不在紫金宫了,那他就得及早防范。

殷玄黑眸转了转,隐下那瞳孔深处的鸷色,平静地跟着聂青婉去了饭堂。

此时饭堂里的人已经不少了,华图来了。袁博溪来了,谢右寒来了,华州也带着华子俊来了,就等殷玄和聂青婉了,见他二人牵着手过来了,凃毅就去喊仆人们摆酒,摆菜,摆碗筷,等主人们一一坐好,酒菜和碗筷也全部摆好。

聂青婉邀华子俊上府的目地就是为了破解华氏皇门和华氏药门的恩怨,故而,在开饭前,一桌人共饮举杯之后,聂青婉就把这事儿给说开了。

对聂青婉来说,世上的事儿没有难和易之分,只有该做与不该做之分,只要是该做的事情,再难她也会找方法去破解,比之曾经她所遇到的困难,这两门恩怨完全称不上难事,可以说是小儿科了,再加上这两门恩怨虽深,却经过这么长岁月的淘汰,老一辈的人早已逝去。这新一辈的人虽然谨遵祖训,可到底心中没什么仇恨的影子,最多是看了老一辈人的书籍记载,心中不愤罢了。

若华氏皇门依然称王在原绥晋北国,这仇可能也解不了。

但如今华氏皇门被大殷帝国灭了,也成了阶下之臣,如此境遇,多少让华氏药门一族解了气,这气一解,连那点愤都没了。

此时不和解,更待何时呢?

早上喝的是桂花酿,这中午喝的就是白雪三窑了。等众人杯子落桌,聂青婉冲华子俊说:"这白雪三窖是原绥晋北国最传统的团圆酒,流传至今,也没被后人忘记,我们依然还在喝这酒,不知道你们还在不在喝这酒。"

华子俊说:"自然是喝的,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怎么敢忘记。"

聂青婉说:"是呀,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敢忘。"

她又让浣东去给华子俊倒了一杯酒,让他再喝。

华子俊看了她一眼,倒是给面子地喝了。

等喝完,聂青婉问他:"我们家的这酒酿的地道吧?"

华子俊抿抿唇,说道:"自是地道的。"

聂青婉笑:"你在家里,能喝到如此地道的白雪三窖吗?"

华子俊说:"当然了,我们也是华氏后人。"

聂青婉道:"没说错,你们也是华氏后人,即便远走他国了,也还知道自己的根出自哪里,所谓亲肉血脉,打断筋骨还连着血,永远都不可能真的分割的开,也不可能真的断的干净,既无法真的割舍,那又何必非要分个你我内外呢,下回有时间,我也去尝尝华氏药门酿的白雪三窖,应该跟我们这边酿的一样。"

华子俊没应这话,聂青婉也没想着让他应,她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达自己的立场罢了,当然,如今华氏药门就来了华子俊一人,好像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有一人的释然,就会有第二人,然后第三人,第四人,直至所有人的释然,然后这两门恩怨就彻底了结了。

华图和华州其实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两门恩怨,化不化解都无所谓,他们又不巴着求着华氏药门,管他们是什么态度,但能化解夙仇,握手言和,他们自也乐见其成。

聂青婉跟华子俊说话的时候华图没插话,华州没插话,袁博溪和谢右寒也没插话,殷玄更是沉默地坐在那里,吃自己的饭。

等聂青婉说完了,他这才漫不经心地抬起目光,朝她看了一眼,出声说:"你若想喝华氏药门之人酿的白雪三窖,何须跑一趟,朕让人亲自去轩辕王朝的华氏药门去取就是,我大殷帝国的皇后,身份何等尊贵,真去了华氏药门,朕担心他们太福薄,受不起。"

这话不冷不热,说的又不高不低。可让在坐的每一个人都悚然一惊。

可不等惊色落下,殷玄就已经说到做到地对随海吩咐:"吃完饭你就去传夏班,让他跑一趟轩辕王朝,就说奉朕的命令,向华氏药门给皇后请一坛白雪三窖。"

这皇威来的太猛烈,一时让随海都没反应过来。

剧情也转的太快了,皇后是华氏皇门的郡主,想要调和华氏皇门和药门的关系,无可厚非,可皇上你插什么手呀。

不过也对,皇上如此宠爱皇后,哪可能不给皇后撑腰呢?

这话明里暗里都透着一股很强烈的意思--朕的皇后说要和解,你们就得和解。

说华氏药门福薄受不起,又钦点夏班去华氏药门为皇后请一坛白雪三窖,足见皇上有多么的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