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成长1985梁子超周晓彤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引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我的爸爸是60年代出生的人,他是一位知青,所谓的知识分子,插队在北方,在北方认识了我妈妈留在了一个小县城里,我对我爸爸并不是很尊重,我妈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后来我爸爸和我妈妈居然没有因为打胎、分手、闹离婚或者感情上产生了分歧于是有了我。妈妈去世的早,那时候我爸爸和妈妈在生产大队里,由于努力的干活,使得我妈妈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最后形成癌变,或许是那个时代里的人都没有钱的原因,也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医疗条件的缘故,导致我妈妈过早地离开了我和爸爸,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我根本还不懂事儿,都不知道棺材是用来装逝去的人,围着棺材旁边嬉耍着,还嘲笑着那些来奔丧的人,看着他们的哭声,我笑的更加天真和灿漫,或许这就是我来到人世间接受的痛苦吧!哭总是比笑要凄凉和悲惨一些,而在众多的哭中笑着,或许是对人生中不幸是一种泠然。

我妈妈追求我爸爸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得我爸爸留在这个穷山僻壤的村子里,下足了功夫,不断使得自己精神思想盎然朝气,于是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还不断看书,学习,希望能够当上一位教师,我爸爸因为努力的成果,成了我们这里一所小学的教师,本来我爸爸有机会回城工作,但是却深深地留在这个穷得连大粪都匮乏的农村,所以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自个现代化做贡献。

我爸爸不会因为我做错事情打我,但是我妈妈我小的时候经常地打我,拿着柳树条子打我,原因是我唐诗没有背诵会,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背诵什么唐诗,三字经,百家姓,这是那时的我不可理解的,不过就算我妈妈打我,我也偏向于我妈妈,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跑……我爸爸虽然不打,但是我确实不偏心于爸爸,因为他只知道怎么工作,怎么样给学生修改作业,怎么样去辅导学生,每天都到一个他的学生家里,进行辅导和教育,中山服的兜上永远都插着一支钢笔,用来那个时代对某个学生的裁决。

我妈妈常说,不要窝在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以前你爸爸是因为我,我就很后悔,没有让他回城。也许是我的遗憾,现在一定好好出息,离开这个地方,到大城市里闯闯。闯出个名堂来。我不想让你留下遗憾。

出去的人一般都是三种人,出外打工赚钱的人,考大学的人,和大学毕业工作在外地的人,才能走出这个地方,要不哪来的那么多路费来进行未知的道路探索,更何况现在还小,并没有领悟妈妈当时说的话。也许这是我妈妈最终的留言。

我妈妈去世后,也许是因为我还小,我爸爸并没有找对象,另外是那个年代的农村还很不开放,碎嘴子比较多,所以流言蜚语是杀人的利器。

我和我爸爸语言并不是很多,上小学的时候,我家庭条件是很好,我爸爸每月都能够领到五百块钱的工资和颇为多的福利,所以我们爷俩的小日子过的也很滋润,不过他对于我实在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