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在东京当怪兽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五幕 她成为了地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本不本能,新垣不知道,小池茜也不了解。

  她对于新垣虽然有着极其近距离的观察,但是对于它的习性还是不甚了解。

  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有时候呈现出了这种特性,有时候又是那种特性。

  当她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新垣的时候,新垣还是一个仿佛哥斯拉一样的怪兽,但是当她的导师被撕开的时候,它已经像是一个城市了。

  而当他在北极圈沉睡,以及和月球怪兽搏斗的时候,又是完全另外一种形态了。

  她原本以为,新垣作为一种别样的生命,之所以会有如此多姿多彩的变化,是因为他就像是昆虫一样有变态反应。

  但是,当它进入到宇宙中,又恢复成了那类似于哥斯拉,又有些像《神奇宝贝》游戏中喷火龙形象的时候,她又迷惑了。

  但是,除了心愿之外,其它的超级生命,则要纯粹多了,他们几乎不变幻外形。

  虽然每一个看上去都不尽相同,但是却也很有趣味性。

  小池茜根据近期的观察报告,写了一篇全新的论文,这篇论文没有像是旧时代那种在期刊上发表,而是变成了怪物商店基因药剂中特殊的知识药剂信息药剂一栏里。

  在这栏里,几乎都是小池茜的研究团队发布的论文。

  与旧时代那种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画来描述的论文不同,这种新型的论文,能够在服用者的脑海中,完全复刻出实验的画面,以及创作者对于整个实验的理解。

  虽然,再服用者进行二次理解的时候,还会有一点点偏差,但是相比于旧时代的那种文字与图像的论文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很简单。

  人类对于任何信息的接触,实际上都要经过几次处理。

  比如说,一个人想要向另外一个人描述一件事情。

  他就需要先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相应的语言或者是文字,甚至是图像。

  但是,因为客观因素的原因,这种描述没有办法达到百分之百的相像昂。

  就像是一只猫可以像一条狗一样叫。

  无论是就这样描述出来,还是人学猫的狗叫声,还是画着一只猫在张着嘴喵喵叫,都不能完全的反应真实的情况。

  因此,人类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或是约定俗成的描述,例如“猫不喵喵叫而是在汪汪叫”来表达。

  或是进行完全夸张化的表达,例如历史上那些豪放派诗人的词句。

  这样的表达,可以根据受体的不同人生经历,以及不同的生活状态和领悟能力,拥有各自完全不同的理解。

  最终表现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利波特》。”

  也就是当创作者罗琳,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创作出《哈利波特》这样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故事。

  只能当一个粉丝头子的时候,有的读者希望加入LGBT元素,她加入了,却受到了另外一帮讨厌这些元素读者的强烈反对。

  因为,不同的读者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他们心中的故事,除了文字表述出来的主线之外,还有各自脑补的支线。

  而那些“同人创作”如果真的是同人创作,不是作者本人下场。

  那么,也就只有相应的读者会看到会喜欢。

  而其它的读者,则看都不会看。

  但是,若是原作者下场写同人,不管会不会喜欢,都会强迫自己去看。

  如果不喜欢,当然会破口大骂,骂作者毁了他们的青春。

  而落在科研上,就是需要无数让人读者头疼的定语,对于一件事情进行不停地圈定范围。

  这让一些看上去哪怕并不是很高深的论文,也因为这样的操作,无形当中增加了不知道多少的阅读门槛。

  而当科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的时候,需要进行的界定也就越来越多。

  而当一些界定,需要之前的界定来界定的时候,产生的误差也就更大了。

  但是,哪怕已经经过了层层套娃的界定,将某些结果圈定在一个范围内了,有许多阅读者依旧没有办法根据这些文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