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在东京当怪兽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三幕 九十出十三归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出来买粮,自不会带着挖土的农具。好在地不是很坚硬,用城隍庙掉下来的破瓦就能挖动。

  刚刚挖出一个不大的土坑,陈远生就制止道,“别挖了。”

  “?”

  王二没有说话,他向陈远生看了过来,用眼神表达着自己的疑问。

  陈远生放下瓦片,指了指自己身前的位置,红色的沙土中间,混着一小节白色的骨头,“底下有人,把她们埋这吧。”

  “哦。”王二点了点头。

  随着沙土的掩埋,天空中盘旋的乌鸦逐渐飞远。

  陈远生看着微微隆起的土包,感觉很是压抑。

  无论是北宋人,还是现代人,能够体会陈远生此刻心情的人不会太多。

  北宋年间,虽然是太平岁月,但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却司空见惯,病死的,饿死的,被杀死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北宋人对于身边人的逝去,早就习惯了。

  而现代,生活富足,医疗发达,对于个人来说,死亡发生的频率太低。甚至,许多人对死亡都没有个概念。

  一个现代人,猛然间回到过去,哪怕就是史书上描述的太平盛世。或许,在他看来都是人间地狱。

  至少,对于陈远生来说是这样。

  看了看天色,日头高悬,尽管有些热,却不能再休息更长时间了。

  把人套在车前,继续前行。

  道路逐渐平坦,一座小小的城郭,出现在了视野当中。城郭外星星点点散落着数户人家,城门处进进出出,显得颇为热闹。

  “寨主,咱们到了。”王二指着城郭叫道,原本好似熄灭的热情又被点燃了。

  “别叫寨主。”陈远生说道。

  “好的寨主。”王二回答道。

  “你别说话了。”

  “哦。”王二委委屈屈地闭上了嘴。

  “李伯,这仨木枪放哪,带进去好像不太好。”陈远生眺望着远处的城门,虽然守门的兵丁懒洋洋地,但谁知道他们看到木枪,会是个什么反应。

  李伯年纪大,经验比较足,他四处看了一下,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把三把木枪插在了地上。

  陈远生再确认一遍,车上没有什么让人忌讳的东西,便鼓起劲要拉撤往前走。

  “寨主,我来吧。”李伯解开拴在陈远生身上的麻绳说道。

  “行。”陈远生拍了拍头,他差点累忘了,自己今天特意专门准备了一身读书人的衣服,就是为了避免麻烦。

  一会要去城里的当铺当金子。不可能也没有那个体力拉着木车可哪跑,再说了拉着木车,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不知道现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童诗》有没有做出来。但宋朝对于读书人的尊敬,是根深蒂固的,不然倒茶水的小二,也不会叫做茶博士。

  不一会,陈远生换完衣服,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出现在了李伯和王二身前。

  “寨……”王二伸出大拇指刚要赞,说就被陈远生盯得咽了回去。

  “李伯,我这样子还像读书人吧?”陈远生问道李伯。

  “像是像的。”李伯点了点头,从头看到脚,忽然有些迟疑,“可是,这双草鞋……”

  “不像读书人穿的?”陈远生问道。

  李伯再次点头。

  陈远生把脚往回缩了缩,宽大的衣衫遮住草鞋大半,仅仅露出一道小边,“李伯,现在您看呢?像不像一个落魄书生。这样我和您还有王二在一起,就不会引人怀疑了。”

  “寨……公子说的对。”李伯觉得陈远生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改称呼还是难了些,稍不注意就险些说漏嘴。

  陈远生昂首挺胸的在车前面走着。

  “公子……”李伯望着陈远生的背影,迟疑的喊道。

  “怎么了?”陈远生回头问道。

  “要不,咱们别买粮了,这钱您还是留着科举吧。”李伯说道,他身后推车的王二,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陈远生摇了摇头,回身继续向前走。就算书有颜如玉,书有黄金屋又如何,远水解不了近渴。

  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