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秦工程兵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不世功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王柏又哪里会想到这劝降书不是给北地骑兵看的,而是给赵王看的。

  于是依言接连写了几封书信。

  确切的说是几卷竹简。

  两卷分别给两队骑兵的二五百主,向他们痛陈利害分析敌我形势。

  另一卷则是写给全军,扬扬洒洒上千字,讲述此战如何被许昌陷害如何兵败卧牛山,最终只能归降。

  接着又命全军放下武器以保家人平安。

  “赵虽有李牧,奈何赵王轻贤慢士谗信小人,且国力渐衰无力抗秦。”

  “我等身死事小,但家人尚在北地翘首以盼且深受匈奴之害……”

  王柏这么说这么想其实没错。

  北地兵长年在漠北抵抗匈奴而且胜多败少。

  他们更痛恨的是匈奴而不是秦国,他们的家园是北地而不是赵国。

  更重要是这么多年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还导致匈奴对北地军痛恨不已。

  于是,他们死了不打紧。

  到时匈奴谁去阻挡?

  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北地的父老乡亲怎么办?

  王柏这说的是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沈兵相信如果自己是那北地精骑的话肯定会被这番话打动。

  然而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沈兵等人想把它拼成什么……

  竹简嘛,就是可以一片片拆开的。

  几卷劝降书一拆,选想要的一条条拼上再稍加改动,那文风马上就变了。

  原本苦口婆心的劝降活脱脱的变成了要与李牧一起“清君侧”的檄文。

  一样慷慨激昂、正气凛然。

  一样恨其不争、怒其不为。

  一样为李牧叫屈、为北地兵叫苦。

  而且还是王柏的亲笔所书。

  绝对是王柏亲笔所书,没人能看出破绽。

  最后再加上王柏给出的信物……一块玉佩。

  据说这玉佩还是李牧送与王柏的,王柏随身携带从不离身。

  于是所有的证据链就齐了。

  这么一来,那李牧只怕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当竹简和信物交到张眩手里时,尚不是很清楚详情的张眩不由目瞪口呆。

  “这……那李牧当真要反了?”

  “这么说那王柏本就想降秦的?”

  “好事,天大的好事!”

  直到沈兵大概的说明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张眩才算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