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秦工程兵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举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古时城池的木房通常是一间连着一间一排连着一排,是以最忌火灾。

  这便是古时往往对纵火者治以重罪的原因。

  夜里打更人也常一边报更时一边喊“小心火烛”,时刻提醒防火。

  当然,此时邯郸的情况就不是“小心火烛”可以解决的。

  邯郸原本对外部来的“火”也有防护。

  只不过之前的防护都是应对火箭。

  火箭自城外曲射进城五十步顶天了。

  于是城墙往内五十步范围没有建房。

  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地形开阔便于调兵谴将和调配物资。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秦军用的是投石机,那射程便比火箭多出百步有余。

  而且那还是麻衣火弹,它重量轻、弹性好、着火快。

  抛到城内后就蹦蹦跳跳四处乱跳、四处乱烧。

  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放火的必备良弹。

  不过一会儿,原本实施宵禁安静异常的邯郸就像煮沸的水般乱了起来。

  喊叫声、泼水声、惊呼声……

  而此时杨端和又乘机指挥兵士朝城池发起猛攻。

  一时火光熊熊杀声震天,城头前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看着那一群群在夜色中像蚂蚁似的沿攻城梯往城墙上攻的兵士,沈兵不由再次感叹身在砲师的好处。

  沈兵不知道的是,他的麻烦并非来自前方的邯郸,而是来自身后……

  砲师工匠对沈兵任工师是持欢迎态度的。

  这不仅是因为沈兵此前表现出的能力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利益。

  最大的利益,便是“集体论功”。

  “集体论功”可以说是秦时二十军功爵位制又一先进之处。

  商鞅变法之前,功劳大多是计在将领身上。

  这显然会有许多问题:

  比如将领不顾部下伤亡,为了胜利和功劳可以用部下尸体去填。

  比如部下明白胜利和功劳与自己干系不大,于是消极保命士气低落。

  若是以集体论功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每战不只是简单的取胜就行,还须己方战损低于杀敌数才计功劳。

  这迫使为将者不得不想方设法保存部下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