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风水师笔记李彪周冰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困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七月二日,二十三点四十分。

北平郊外,戒台寺。

先是枪响,后是狼嚎!

这里正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枪战!

七具黑衣人尸体上,清水正木大佐擦了擦南部式手枪上的血,脚步轻快,一队日本军人随后紧跟,三八式步枪闪着寒光。

戒台寺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原名“慧聚寺”。辽代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坛,四方僧众多来受戒,故又名戒坛寺,寺内因拥有全国最大的佛寺戒坛而久负盛名。

寺院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山门殿、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观音殿和戒台殿。其中戒台是中心建筑。殿宇依山而筑,层层高升,甚为壮观。西北院有中国最大的戒坛,与泉州开元寺、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中国三大戒坛。

戒台寺尤以松树出名,“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活动松、自在松、九龙松、抱塔松和卧龙松,合称戒台五松。每当微风徐来,松涛阵阵,形成了戒台寺特有的“戒台松涛”景观。

寺院建筑格局独特,主要寺院殿堂坐西朝东,中轴线直指距离七十公里的北平城,建筑样式基本是辽代风格。从千佛阁遗址往北拐,首先看到一个两进的四合院,院内幽雅清静,自清代以来,这里以种植丁香、牡丹闻名,尤其黑牡丹等稀有品种,更是锦上添花,故称牡丹院。

清恭亲王奕欣曾在这里隐居十年。牡丹院的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它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形式与江南园林艺术巧妙融合。寺内的戒坛,其规模是在辽咸雍年间形成的,称为“天下第一坛”,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高等级的受戒之所,历尽沧桑。

但随着军阀混战,刀兵连年,这里不再是净土,而成了是一块阴暗的土地、野蛮的土地、残酷的土地、血腥的土地、隐藏着无限杀机的土地,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死而生存。

黑衣人的血,日本人的血,染红山涧的水,水从戒台寺的背后山岩中喷射而出,穿山越岭为了本为找到归宿,却在枪声在呐喊中开辟了一条血路。

曾经,恭亲王认为原本清净的这片佛土,也成是一片崎岖的土地、苦难的土地、神秘的土地。

时空,伴随着血火滔滔汩汩一泻千里,就像两支强悍的大军,劈山开路迎面相撞,直扑死神的怀里。可当它们流经至1840年的时候,竟然变得支离破碎,溃不成军。有的时空潜伏在百年硝烟之中,有的时空成了一潭死水,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变成了魔鬼的血液。

恭亲王在牡丹园的十年,本来为一个恬静、安闲的时空,时光粼粼,空间荡荡,宛如一面映天照日的宝镜。每当月色照在上面的时候,就会透出一派耀眼夺目的豪光,恰似

一位修身养性的高僧,身披五光十色的袈裟,眨动慧眼纵观这杀机四伏,血霞满天

的红尘世界,而虔心地祈祷。

但是,在这苦海无边的1937年的时空,没有人间烟火,没有牡丹花的芳香,这个恬静、安闲的牡丹园也就和死神紧紧地勾结在一起,各种魍魉的白骨就是虔心于杀戮的佐证。

在牡丹园的南端,无声无息,悄悄地流出一条血的时空之溪,精疲力竭地绕过那园子之后,这才发出微弱的潺潺流水声,心惊胆战不堪回首,带着无限的寂寞向远方流去。这就是时空幸存的一小部分。在与阴谋殊死搏斗之后,已是元气大伤,再也见不到它那气势磅礴的雄姿了。

乌云上来,月亮收回了最后一缕光,天幕中撒下了一个黑色的大网,山川、大地、河流……都笼罩在黑暗之中。一声凄厉的惨叫,惊醒了刚刚昏睡了的大地,戒台寺里又已活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