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望山河之君子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这件事上,苗夫人拿捏的更准,圣上最近虽感念徐皇后,有心再次让徐家与自己的一位皇子结亲,但毕竟不想对不起先皇后,这个皇子他选得很谨慎。

  其实也没什么可选择的,适龄的皇子只有两位。

  不出几日,消息传到春华宫,圣上为三皇子赵谨和徐幼容赐婚。

  苗夫人大吃一惊,她以为这个时候去找圣上赐婚,必定引起怀疑,圣上也不会这么轻易答应,反倒可能弄巧成拙,却不想圣上还真的为三皇子赐了婚。

  所以说,要论拿捏圣上的心思,终究没有人能比得过长公主。

  她早就知道此时陈贵妃去求圣上必定引起怀疑,但是她不怕怀疑,这个时候,若是还想让自己表现得置身事外,无欲无求才怪了。重要的是,圣上起了怀疑之后,还会不会赐婚,只要他肯赐婚,三皇子的胜算便又多了一成。

  圣上为三皇子赐婚的消息不出几日便传遍了京城,蒋晔听过也就忘了,并未放在心上。

  德生回来了,可是带回来的消息却让蒋晖犯了难。

  苗绍卿答应往嘉峪关运送三万石粮食,但是在将苗颂文安全送出京城之外,他要与蒋家结盟,而结盟最常见的办法便是结亲,他想把女儿嫁给蒋晨。

  蒋晖接到信件后一直在发愁,找苗绍卿借粮是迫不得已,圣上这些年虽然没有动这些世族,但是豪门大族割据一方,影响政务,众人心知肚明,这样的状况不可能持续太久,朝廷早晚要清算世族,是以蒋家不愿与世族结盟。

  而苗绍卿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打算为苗家在寻一个可靠的支撑,就在此时,蒋家送上门来了。

  此事事关蒋家命运,蒋晖做不了决定,只能去问老太太。

  待他将苗绍卿的意思表明后,老太太沉默半晌,看向他问道:“你可知道,为何从你父亲起,我为蒋家选的儿媳都非大族出身?”

  “祖母想必早就看出了这些豪门世族干扰朝政,早晚会被朝廷清算。”

  “不错!”老太太微微点头:“圣上刚登基时,有心拿徐家开刀,不曾想徐皇后先难产了,徐家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只是徐家也已经不复往昔了。其余各大家族,有徐家这个前车之鉴,自然要求自保,就是在那个时候,苗氏送了苗夫人入宫,其他几个家族也互相联姻,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几大家族联合起来,没有人能动得了他们。圣上这些年处处为这些大族掣肘,却也无可奈何,只是这些大族越发张狂,甚至直接影响国政,早晚要被清算,首当其冲便是钟氏和苗氏,他们一个盘踞登州多年,登州刺史也要看钟家脸色行事,一个居于豫州,豫州刺史更是出自苗氏,俨然是一方之王,朝廷怎么会允许他们一直存在下去?”

  “祖母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如今边境无粮,朝廷无粮,羌族,戎族又虎视眈眈,叔父多次来信,若是再无粮草运至边境,只怕边境难守。”这正是朝廷不能再允许这些豪门大族继续存在下去的原因,朝廷无粮,百姓无粮,他们的仓库却满得往外流,三万石粮食,苗绍卿毫不犹豫便答应了,豫州究竟还藏了多少私粮,或者说,苗家还藏了多少私粮?蒋晖不敢想,这事圣上到底知道多少,他也不敢推测。

  老太太闻言叹息一声:“一边是国,一边是家。你若是答应了,将来朝廷清算豪族,蒋家必定受其牵连;你若是不答应,边境无粮,若是真的守不住,国土将失,生灵涂炭。”

  老太太一番话,蒋晖醍醐灌顶,默然良久,看向老太太,郑重说道:“无国,何来家?只求祖母不要怪我。”

  老太太轻轻摇头:‘我早知你要这样选,若是我真的只看重这个家,就不会把我所有的儿子都送到战场上去。”

  蒋晖顿觉眼眶一酸,看着已经尽显老态的祖母,干枯的脸上却依然是郑重之色,起身恭敬地行了大礼。

  蒋晖离开不久,老太太将李慕亭叫了来,毕竟是蒋晨的婚事,虽由不得他们作主,终究还是要跟她说一声。

  李慕亭这些日子常往外跑,蒋晔的婚事忽然飞了,蒋晨的婚事又没着落,她心里着急,便在家里坐不住。今日忽然听到老太太叫她,心中一个激灵,暗想不会是老太太知道了自己不满意沈玉文又去相看的事吧?这么一想,便难免有几分忐忑,只是想起蒋晨临行前特地跟自己说过的,绝不会娶沈玉文,李慕亭便又多了几分底气,老太太若是问起,便说这也是蒋晨的意思,她到底是开明的人,总不至于强迫蒋晨娶一个他不愿娶的女子。

  李慕亭到安远阁的时候,心思已经飞快地转了好几个弯,见了老太太,却见她脸色有些凝重,顿觉自己大概猜对了,便恭敬问安后坐在了左边的椅子上,微微低着头,等着老太太训话。

  却不想老太太看她一会儿,却忽然命她带来的那些人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