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为了和战友们告别,瞿秋白邀请了李富春、傅连暲聚餐。席间,面色苍白的瞿秋白高举酒杯一饮而尽,满怀深情地祝愿革命胜利!

徐特立临行时来看望瞿秋白,瞿秋白把自己的一匹马换给了徐老,并让自己身强力壮的马夫跟着徐老踏上了长征路。

月光下,小路旁,瞿秋白支撑着瘦弱的病体与朝夕相处的战友们告别,谁知这一别竞成了永诀!

最高“三人团”最后决定的名单是:

成立以项英为书记,陈毅、贺昌、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梁柏台、陈潭秋、毛泽覃、汪金祥、李才莲为委员的中共中央分局;项英兼任军区司令员及政委,陈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贺昌为军区政治部主任。同时留下红二十四师和地方部队16000余人,坚持革命斗争。

另外,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何叔衡被留下;江西“罗明路线”的邓、毛、谢、古中的毛泽覃和古柏也被留下。

刘伯承曾激烈地反对过李德的瞎指挥,被列入留守名单,经周恩来力争,才允许随主力红军转移。

出发前,林伯渠与何叔衡在梅坑依依惜别。何叔衡为林伯渠饯行,对酒畅饮,彻夜长谈。分手时,何叔衡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赠给即将远行的战友。林伯渠怀着“共同事业尚艰辛”的沉重心情,写下惜别诗《别梅坑》:

去留心绪都嫌重,

风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

殷勤握手别梅坑。

在于都河边,叶剑英和由于同毛泽东关系密切而被留下的刘伯坚慷慨话别,壮怀激烈。事过多年后,叶剑英以古代荆轲赴秦前,好友高渐离到易水边击筑送行的情景来比喻这次离别:

红军抗日事长征,

夜渡于都溅溅鸣。

梁上伯坚来击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