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长征出发前,毛泽东要求把王稼祥、张闻天和自己编在一个纵队。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因大病初愈身体不佳坐担架行军,王稼祥因受伤伤口未好也坐担架行军,两个人的担架常常碰到一起,创造了边走边聊的绝好良机。

王稼祥有一副消瘦而略带方形的脸盘,宽宽的前额下挂着一副眼镜,显得斯文而有学问。

他是喝过洋墨水、吃过洋面包的。1925年19岁那年他投身于革命洪流,来到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一所大学——上海大学学习。在中国共产党老一代著名领导人邓中夏、张太雷、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的影响下,王稼祥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那里他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但同时也卷进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旋涡。1928年王稼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担任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报》总编辑。

由于回国不久,对国内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王稼祥支持和拥护了当时共产国际的某些错误观点,陷入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

1931年3月,由王稼祥、任弼时、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被派赴中央苏区,王稼祥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到苏区后,在江西龙岗地区王稼祥第一次与毛泽东见面,毛泽东向他详细介绍了苏区中央局内部争论的问题。毛泽东从政治,谈到军事,简明扼要,有理有据,展现了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使王稼祥开始对毛泽东感到由衷地钦佩。

但是,当时王稼祥对毛泽东的了解和认识还是很肤浅的,他对是非的判断还主要来自共产国际和同在苏联学习过的王明的指示。因此,在中央代表团主持的批判毛泽东犯了所谓“狭隘经验论”、“富农路线”的赣南会议上,王稼祥支持并拥护了临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