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原始净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天骄战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故,此法对肉身要求极为严苛,在开启第一境之前,必须修行‘原始导引法’开启肉身宝藏,先行达到第一境肉身潜力。

而后,再度开启‘第一魄门’与‘第一塔门’,继而获得‘第一境’观想法!”

这段话,说的秦玉书云里雾里,尤其是观想二字。

令他没想到的是,宝塔似乎有灵,知道他内心疑惑,立刻刻字解释:

“正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神;古往今来,人便是天地宠儿,可凭各自才情,观想天地万物,铭刻大道于三魂七魄,锤炼己身,可铸万古金身,从而成神成佛。

观想,可以是山川河流、宇宙星河、天地大道;亦可是诸天神佛!”

紧接着,一副副瑰丽画卷浮现眼前,山川大地,气象万千;星河垂挂,横贯宇宙;三千神佛,显化诸天....

此时,秦玉书有点明白什么是观想了,简单来说,就是记住一件事物铭刻于脑内,时刻观看其中的纹理与道理。

  “何为三魂七魄?”可对于三魂七魄,秦玉书也是一知半解,还是问清楚来得好。

  宝塔再次为他解释:

  三魂七魄。

  修行者最先修炼的便是七魄,这是根基,也是底蕴。

  也称之为,七境。

  第一境,为力魄;

  第二境,为净魄;

  第三境,为气魄;

  第四境,为身魄;

  第五境,为阴魄;

  第六境,为阳魄;

  第七境,为天魄。

  一境,一登天。

  换言之,每一个境界的距离,犹如天地般遥远,芸芸众生,近乎一半,只能在第一境徘徊。

  至于三魂,抵达第七境便会知晓,太早获悉,易心灵不稳。

“原来如此,没想到这世上真有修行者与诸天神佛,还以为都是旁人杜撰...”

此刻,秦玉书心里已经逐步接受这一切。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看来,在华夏上古某个时期,真的存在强大的神魔文明。

  嗡。

  这时,宝塔传下一道道金色文字,铭刻于秦玉书心间,他仔细感悟,沉寂在浩瀚的文字与图形之中。

  原始导引法,是一篇淬炼肉身的法门,不必开辟“第一魄门”,便可吸收天地能量淬炼己身,夯实肉身根基。

此乃华夏神佛首创!

以“身之神藏,感应天地能量,炼化己身”。

  据“原始导引法”记载,人体一共七百二十条经脉,三百六十处血窍。

一旦全部开启,便可拥有媲美“第一境”修行者的伟岸神力。

不过,也有一个很大的“隐患”。

随着对肉身的不断淬炼与增强,“第一魄门”非但不会松懈,反而会越加坚固。

届时,秦玉书打通全部经脉与血窍,也有很大的几率无法开启“第一魄门”。

这也是此法最难得一步。

换言之,肉身底蕴越强,魄门也会越强,可一旦成功开辟,将会迎来质的飞跃。

也唯有如此,才能开启第一层宝塔,获得“第一境观想法”,真正踏上修行之路。

  所谓“第一魄门”,便是七魄中的第一魄,力魄之门。

  ...

...

良久。

传法结束。

  秦玉书心念一动,退出这片灰蒙空间,回到现实。

心念再动,又回到灰蒙空间。

“小塔啊,小塔,你传法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把我的身体变小,本公子好不容易长大,准备享受大好时光,现在可好,就算看到美女,也只能坐怀不乱,哎,还要把我带到这鬼地方,也不知道有没有车辆经过。”

他现在知道,这座宝塔就存在于自己的眉心之处,每一次进入,他都感觉眉心有异动,并不难猜。

可秦玉书的抱怨,小塔是不会回应的。

而此时,天已蒙蒙亮。

吱呀。

虽然不知道宝塔将他带到哪里,秦玉书只希望不要离城镇太远。

可当他走出破庙,双眸圆睁,直愣愣看着眼前震撼的一幕:“卧槽,杀千刀的小塔,您老人家不会把我带回‘石炭纪’了吧!”

只见。

  山岳磅礴,巍峨耸立,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直入云霄,宛如上古天柱。

大树,是真正的参天大树,每一棵苍茫大树都有数十丈之高,撑起连绵云层。

树林间,则涟漪一片紫色雾霭,妖异而心悸。

奇怪的是,貌似破庙这一带没有,有点像是荒原,呈两极分化,二者间隔,也不过数百米。

  旋即,秦玉书额头冒出一缕缕冷汗,心里微颤:“我特么怎么感觉要被小塔玩儿死,连树都那么高大,那寻常昆虫猛兽岂不是也有数米高大,恐怕自己这小身板还不够塞牙缝的。”

  他估计,就连一只普通蚂蚁都能吃掉自己。

  这座破庙与之比起来,就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