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云尘九星志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草原(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北方
初春已至,凛冬的寒风尚未停歇,漠北的雪山也不曾褪下雪白的衣裳,春的暖意似乎还没有眷顾到这块边缘之地,整个幽州严寒依旧。
作为云尘帝国的北方边境,幽并两地自古以来便有天险所护,而最出名的便是那片绵延万里的漠北雪山了。
漠北雪山并非指单一座山,而是一片由数座名山组成的山群。整片山群,西起荆棘山谷,东至大千山脉,途径有天山、幽横山、飞狐口、五道山峡等险地。这些地方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鲜少有人能够踏足,再加上凛冬之季的寒冷,根本不存在有奇袭的可能。
既然有如此天险庇佑,那为何这么多年来,帝国的边境还会时常燃起烽火呢?
虽谓天险,可也做不到天衣无缝。漠北的雪山群绵延极长,又地势险要,但要想覆盖整条比之更为狭长的幽并边境无异于痴人说梦。
根据多部古今的游地记中记载的山脉长度,可以大约得知,幽并边境之长在一万两千里到一万五千里之间。在如此之长的边境上,自然会有山脉所不及之处,而那些地方便是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里,游牧民族与东土民族的战场。
只要有战场,那必然会有杀戮。滚烫的鲜血灌不满护城的河弯,大自然的天险也有庇护不了的荒漠,而这些空缺自然就需要人力去填补。于是,三座横贯山峡的千古雄关在倾尽了数十代帝国劳力与财富的背景下矗立了起来,成为守护北境的“新天险”。
并州边境——重山关。
幽州边境——苍耳关。
幽州边境——嘉梓关。
万里山脉断寒天,三关险巍御河山。
云尘帝国的北境防线上,除了雪山与雄关之外,剩下的便是漠北雪山下那近百座黑铁所铸的城塞了。
这近百座城塞是云尘帝国用了数百年时间,无数代匠人的心血和汗水所铸的钢铁壁垒,抵御着来自极北的凛冬,是一道守护帝国的万里疆土的壁垒。
雪山城塞共计九十三座,绵延万里,横贯幽并边境之东西。每一座城塞都是由从北四州各地运来的巨大石块建成,数万块高过两米的石块被打磨得方方正正,搭建成城墙。整个城塞的外表都是用铁水与冰水浇灌而成,有坚铁之固,亦有冰霜之柔,利器不穿,云梯难立,可谓是易守难攻。
在这条万里的边境线上,可不单单只有城塞。幽并边境是由城塞、箭楼、营所、镇城、瞭望台、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整个防御体系也并非只通过单一镇所指挥,而是依照地势,将整条边境线分成十段,每一段设一重镇,一位将军(边镇将领),被兵部提之为“十镇边防”。
在这个防御体系中,所有的将士分属三个军群——幽云铁骑、并北兵骑和冀州强弩。
幽云铁骑诞生最早,在云尘帝国立国之初,北方边境的关口便时常遭到侵扰,为了能和草原王庭的牧马骑兵抗衡,帝国在漠北地区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这也是云尘帝国第一支甲骑具装的军队。在那个时代,重甲骑兵一度成为对抗草原王庭的主要力量。
而后不过百年时间里,牧马骑兵在草原王庭新王巴赞·奎尼炽君的带领下,练就了一身骑射的本领。之后又在重山关下以一计调虎离山之策,充分利用幽云铁骑甲胄沉重的缺点,避其锋芒,绕道山关奇袭东陆,一路南下兵锋直指云州。但在最后,却因为不熟悉云尘帝国内陆的地形,如同摸黑的盲人,最终倒在了云州的土地上。
虽然有惊无险,可牧马骑兵的骑射和机动力,让帝国感到了危机,如果再给他们百年的时间,很有可能会出现围关阻援的情况。于是,在帝国新一期军制的改革下,骑兵的组建便不再局限于甲骑具装,并北兵骑就是在这一时期兴起。不同于幽云铁骑的正面突击,并北兵骑的战法更多是回归到了最原始的两翼突进,从侧翼突击。
并北兵骑是轻骑兵,也可以称之为突骑兵,他们的战马没有披甲,没有马蹬,用的是皮制的高马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