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怀念我的公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公初中毕业找到工作成为公务员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升学的初中毕业生中,精挑细选一批人直接上班,充实干部队伍。相当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吧。据公公回忆最先某个单位来选人时,他因为身高原因没有被选上。后来岳池公安局来选人,他被选上了。那次几个单位总共在他们那批人中选了20多人,都是选来进国家编制吃皇粮,这个结果对公公来说真是太幸运,太喜出望外了。其他没被选中的初中毕业生多数是农村来的,也只能回家务农,可能后来也有机会脱离农村,但都没公公这20多人幸运。

  公公被选进岳池县公安局后,单位准备把他培养成会计,就把他和从其他地方选上的年青人一起送去短期培训会计学习三个月,回来直接走马上岗。

  公公本来是最不喜欢数学的,但他的聪明,以及珍惜这个来之不易机会,渴望上班挣钱脱离农村的动力使他更加如饥似渴学习。他在培训结束后很快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从此成了一个合格的会计。他打得一手好算盘,做账仔细,字迹工整(那时也没有电脑计算器之类辅助计算)。他的会计职业也影响他的性格特点之一就是注意细节,不放过生活中的蛛丝马迹。他在退休后还把自己每天每月每年的家用开支包括买卖生活用品物资,请客送礼收礼等等做了一个账本。我以前曾经在老家翻阅过这个账本。厚厚的一大本,每页写得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精细到把他家庭生活中几毛几分的开支都记录下来了,账目算得一清二楚,很有生活气息,也很有意思。可惜我当时没有保存的意识,等后来想在老家老房子里找来保存做纪念时,已经找不到这本账本了。

  公公自1954年21岁参加工作,先后在岳池县公安局和岳池县民政局担任过会计,年龄稍大后,为了照顾家里,他申请调回家乡的乡政府当会计。直到1983年他50岁,听说那是可以允许子女接班的最后一年。他为了让时年20岁高考失利的大儿子接班,就匆匆提前10年退休。让儿子进了政府的编制,自己退休回农村务农。那年他的工龄29年,据说工龄满30年的退休工资高一个等级,他恰好差一年,而且又整整提前1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