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兰若蝉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云顶观星拓星野 北上寻师探师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不是手中青虹摇摆,倒是十足书生模样。

  瓠采亭拊掌在一旁对师弟赞道,“这招‘雷天大壮’用得妙!师父一向嘱咐,雷天大壮是本门杀手,意不可轻出,完全没想到还可以这样随心使用。这般变化是陈师叔教你的么?”

  庆云微微一哂,“陈叔叔只教导我,凡剑,意为先。

  上古剑术本无招式,本门‘起落法’在先祖庆轲时期已经完善。

  后人附会《易》象,才多生出那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是为了让修习者熟能生巧,自然地将招式在实战中运用,但若不知剑理,便是无用的花架。”

  他显然是不想对此多做纠缠,伸手将那白衣人拉上前来,“对了,介绍个朋友给你认识,祖暅之,文赞兄的同学。”

  “同学?”

  陈文赞咧了咧嘴,“我的老师就是暅之的父亲,祖冲之先生。”

  庆云又指着瓠采亭道,“暅之,这位是我的……呃,师姐,瓠采亭。”

  暅之闻言,双眉做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小动作,但还是冲着瓠采亭一抱拳,“这位女侠,不知令师如何称呼?”

  瓠采亭还没答话,庆云已经抢道,“瓠师姐的师父潜于魏廷,不便细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怕你一个人观星烦闷,一起凑个热闹。你这位观星阁主,总不会在这里见客吧?”

  祖暅之白了他一眼,“你哪次来不是在这里叫嚣一番,打完一架就走?何时有心情陪我观星了?有话就直说,走,先进去坐,莫说是我怠慢了客人。”

  这观星阁本是暅之的父亲祖冲之所建。

  自冲之履长水校尉,辖丹徒、广陵两地防务,翼护金陵,他便难得闲暇。

  这些观天测星,补遗《缀术》的事情基本都落在了暅之的肩上。

  这阁楼虽然不大,但聚奇凝巧,藏有不少当世稀奇的物件,当然都是出自祖氏父子的创造。

  几人中只有瓠采亭是初来,一进门便被正对门口的巨钟震住了。

  那钟嵌在远端的壁龛里,正中伸出一只鸡头,左面的木格露出一个大大的“酉”字,右面一个刻度盘随时间流逝,缓缓转动。

  眼看那刻针即将转回零位,右墙上的一只小桶忽然翻倒,水如瀑布一样洒落,浇在下方的石台上。

  石台之下显然有热源,蒸汽瞬间腾起,夹带着浓郁的花香。

  那鸡头发出几声金鸣,缩回龛中,却换了一只狗头缓缓探将出来,左面木格里的“酉”字此时也转作了“戌”字。

  祖暅之见她看得出神,微笑着解释道,“这个自行钟的核心是两个欹器,也就是类似这样的水桶。

  只要注入的水量稳定,水桶会定时倾斜,将其中的水放空。

  而水桶的不同重量会带动墙上的刻度盘。

  室内的这个欹器是用来控制一个时辰内的刻度变换。

  它的水源取自屋外的水龙翻车,有一个漏衡保证稳定的流量,衡中有香料。

  覆出的水会浇在这个青石炉台上给房间供暖加湿,提供香源。

  室外的那个欹桶比较大,一日一覆,用来带动时辰的刻度盘。

  大欹器的水源混合了一些,呃,天然的肥料,放水时可以用来灌溉阁楼后的菜地。”

  瓠采亭此时已是瞠目结舌,忽然又瞧见一支竹臂托了四碗清茶,稳稳地放在主位的茶几上,更是好奇,“这,这又是怎么回事?也没见你做什么,怎么就变出四碗热茶?”

  祖暅之呵呵一笑,“你看,那个门枢会自行回位。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推过一下。每推一下,便会从石炉的储水槽里压出一杯茶水。茶水的重量会压动这支竹臂的机关。只要户枢平稳,不再有人进出,它便把茶托上来了。”

  庆云拍了拍瓠采亭僵直的身体,冲着暅之眨了眨眼,“祖兄,何不带客人去二楼观宝?”

  “这……”祖暅之顿时面露难色。

  瓠采亭见状,乖巧地陪了个笑脸,“暅之哥哥,带小女子上去开开眼界嘛。这里东西金贵,我自然不敢随便触碰。若是有什么损坏,小女可是赔不起呢。”

  暅之叹了口气,摆手道,“上面确实是些碰不得的东西啊。谁让我交了你们这些狐朋狗友呢?那就上去瞧瞧吧。”

  暅之带众人走到了角落里一处小隔间,一拉机关,便有绳索收拢,将那隔间整个拉起。

  瓠采亭先是一惊,见身旁三人都微笑着看着自己,也只能强作镇定。心中却暗想,想瞧本女侠的笑话,那可没门!

  升降机关在二楼停稳,瓠采亭怕再有古怪,便躲在庆云身后,贼溜溜地探着脑袋。

  只见主阁的正中摆放着一架浑仪。

  浑仪的制作工艺复杂,除了时下南齐北魏官立天监司,其他地方还真是难得一见。

  瓠采亭虽然是星象学的外行,但还是一眼认出,这层楼最稀罕的宝贝并非是那台浑仪,架在瞭台上那个硕大的装置恐怕才称得上举世无双。

  于是她玉指轻扬,“那是什么?”

  祖暅之苦笑道,“你到是识货。

  这台舜帝玉衡又名窥天镜,因为材料难觅,实物失传已久。

  但其原理记载于《墨经》,规制收于东观。

  墨子虽然了解窥镜放大,远望,呈像的原理,但是找不到透明的,可雕琢的矿石来制作窥片。

  而家师华阳先生在寻找丹石原料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透明石膏晶。

  石膏不同石英,是可以打磨出形状的。

  家父和我花了十余年时间,才打磨出几片合格的镜片,再用蜡封釉。

  依东观书院蔡邕所记古法做支架固定远端的镜片,羊皮蒙蔽。

  只要适当调整我们用于观测的镜片,便可远望万里。用以观月,山海宛然。”

  瓠采亭瞥见那探向夜穹的远端大镜盘径过数尺,不由暗暗咋舌。

  光是这么大的石膏晶,也可算是世间至宝了,更何况是被做成如此神奇的设备。

  当然,她自然免不了缠着暅之帮她调校好镜距。

  当那凸凹不平的月球表面出现在她眼前的时候,俏皮的睫毛下闪动的满是惊喜,风情瞬间盖过了漫天星光。

  “天哪,月亮原来这么大!不知道广寒宫在那里啊?”

  暅之摇了摇头,“据说月亮是由七种矿石构成的,上面或许还有人居住。据说定期有天槎自嵩山往返地月。但此说难断真伪。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

  “你每天都要在这里看星星吗?”

  “是啊,天气好的话就会,”暅之走向玉衡旁的一座星盘,凝望天空,半晌后,便开始调整星盘上一些标记的位置。

  “我每天都要把星星的位置和月相圆亏记录下来,这个星盘的每一个标记都联动着一块活动雕板。

  不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