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借来僧袍张和尚王丽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借来49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借来49

20170823增删

如今不同往日了,山坡竹子活了,毛竹有手臂那么粗了,你们来了,早干嘛去了。有了一点样子,成了一点气候,开发商就来了,早干嘛去了,看中这里了,是吗,可以啊,旁边有的是地,山头,可以炸平它。山,不能动,农家乐能动吗。你们想想,如果没有农家乐,如果没有这么多年封山造林,能有今天的青山绿水,能有今天这样的人气吗?你想想,封山禁伐,给我们当地人带来多大的损失,带来多大的不方便,为了青山绿水,我们当年没有收入,只能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不是当年我们吃糠咽菜,会有今天吗。如今,看上去像模像样了,带来了,成了你争我斗的风水宝地了,开发商来了,为了利益,想把我们这些原住民赶走,你们来了,征地麦给开发商获利,你们舒服了,我们呢。你说,我们能够答应吗?

瘦瘦高高的说:我们也是先礼后兵的,我们也不想搞得很僵,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有必要搞得像渔家乐那样子。

不提渔家乐还好,一提渔家乐就来气。张弟伸手指,遥指天空,激动地说:拿渔家乐说事,什么意思,吓我。再说,你们以为渔家乐的事情就这么完了。虽然房子被你们扒了,可是,人还在啊,人在医院,还没有死。即使人死了也有幽魂在。

站在瘦瘦高高旁边的那个矮矮胖胖的不乐意了,听不下去,鼓起腮帮子,射出凶狠光芒,上前一步,扯开嗓子,说:你想找死啊。

瘦瘦高高的伸手拦那个矮矮胖胖的一下,微微一笑,说:行,今天就到这里,你也别激动,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走,我们走。他们离开山坡毛竹林。

追根溯源的话,这些土地也是几次三番换主儿,几易其主,之前,旧社会,地都是地主的,主体是大大小小的地主,现在,刚解放那会儿,土改之后,地归人民,国家或者国有。改革开放,地归个人或者经济组织,产权年限过了怎么办,都没有说法,是国家无偿收回呢,还是无偿延续产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事实上,就土地而言,那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历史之河,激扬清浊谈何容易,近的有三大政策,远的说不清楚,放眼全球,欧洲的土地法是这个那个,美国的土地法这样那样,那是人家的事情,历史不一样,国情民情不同,他国够不着我国,我国管不着他国。什么时候够得着什么时候再说。就拿七里庄的说吧。经历了几次三番的折腾,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奇葩,那年,毁林垦荒,种田种地,修筑水坝,拦水养鱼。在此之前,开挖河流,围垦滩涂港湾,修筑渠道。炸山垦荒,毁林造田,对青山开膛破肚取石头。石头装船,从河运走,运到上海,运到需要石头的水泥厂,从山头到码头都是靠水运,一条河流就是黄金流,称之为黄金水道,财富滚滚而流,像流血一样。石头从七里庄流向城市里,为了城市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财富从大城市流向山里,理论上是这样,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低端产业,几乎没有什么利润。附加值太低,几乎没有什么积累,石头会越来越少。财富资源会枯竭。此外还有,就土地而言,有文人专门写了文章,说披枷带锁的土地一旦回到人民的手中就如何如何了。那么谁是人民呢?开发商是不是人民,农家乐是不是人民?旅游区管委会是不是人民?人民也好,统治者也好,个人也好,组织也好,地主也好,农民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买卖土地,有人买的土地是宝,没有人买的土地就是草。当土地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是一回事,当土地越来越宽松的时候,是另一回事。七里庄的土地,一成不变,地形地貌也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七里庄的土地变化了,土地有价了而且越来越高。黑不溜秋的土地,乌鸡变凤凰。几年前,这些土地没有人要,不用说买,送都没有人接受。几年之后的今天,一夜之间身价倍增,大家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