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借来僧袍张和尚王丽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借来71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借来71

20171010增删

借来僧袍



2011/11/3

寺前广场,空旷,什么都没有,没有一棵树,连根草都没有,之前,有固定的花坛,早晚,有和尚围花坛在广场上转圈,现在,没有固定花坛,有道路穿过广场中央,还有一个公交站。附近居民在这里上下车。从路对面的宝塔到侧门有几百米的距离,平时,和尚走侧门,穿过马路到对面宝塔做法事。东侧是开阔地,银灰色的地砖均匀分布于场地中央,金黄色的地砖铺满四周。西侧是一个大型停车场。游客在停车场上下车。平时,寺正门都关着,东西侧门都开着。东门连晚上都开着,西门每天早上开门,晚上关门。到宝塔下,蹲下,整理鞋垫,呼呼,风裹铃铛,发出声音,悦耳动听。像天籁。抬头,仰望天空,宝塔菱角上挂着的铜铃在风中摇曳,嗖,一只大鸟飞过,闪闪发光。夕阳西斜,他的脸绯红。每次站在宝塔下,都有感慨,除了深受鼓舞之外,还有是心会颤抖,在第一次见到这雄伟壮观的宝塔时,他被震撼到。绕宝塔走过一圈,心平静一些,再走一圈,再平静一些,多走几圈,心就平静如水了。饭后散步,为消化才下到肚子里的食物。绕宝塔走圈,为求心安理得。当然绕宝塔走圈不是唯一,从宝塔走到侧门,再往回走,就这样来来回回地走。顺道在停车场上走两圈,也是明智的。此时此刻的停车场已经安静了下来,喧嚣一天的停车场归于平静,明天重新喧嚣。喧嚣之后又平静,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从喧嚣到平静,从平静到喧嚣,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度过了一天的忙忙碌碌,化缘,回到寺庙吃饭过夜,第二天再忙忙碌碌,周而复始,不是一天二天了。转身弯腰,在石头凳子上坐下,他陷入沉思。

几天来,早出晚归,忙化缘,有一笔进账,算是没有白忙活,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为以后继续努力打下信心基础。公司批下来之后,或者说在银行开户之后,第一笔进账,至关重要。然而,有款项进来了,未必是好事。款项来了,麻烦也来了。闲话来了,说出家人不蓄金银钱财,怎么可以开户呢。那是触犯清规戒律,坏了规矩。如果众僧都这样做的话,那大理寺不就成了工业园开发区了。闲言碎语不可怕,可怕的是住持的立场不坚定。他笑笑,说形式不重要,心中有佛就行,再说,为拍电影才开公司的,除了拍电影之外,不作任何经营之用。说到做到,公司的款项都是专款专用,没有一笔钱用于经营。他是有车子,那是化缘得来的,他是有爱疯手机,而且不止一部,也是化缘。在有车子之前,做完早课就离开大理寺,坐公交车去城里,挨家按户找企业化缘,有车子之后,还是坐公交,因为堵车厉害。

那天,他去了一家装饰公司,进门开口,话没有说二句,却遭一顿谩骂,

噼里啪啦,女老板劈头盖脸骂上了,那来的野和尚,都是他妈的骗子,骗钱骗色,边骂边敲桌子,

想和她理论几句,却插不上嘴,想揍她,发现她手里的棍棒挺粗,于是就打消了念头,出家人慈悲为怀,转身离开。

当遇到挫折时,有打退堂鼓的想法,

当看到一笔钱到账的时候,信心又恢复了。遭受的不堪就被丢在了脑后。

太阳收走了最后一抹余晖,起来,伸胳膊肘,敲背,往前走,他在塔底下兜圈子。

一转眼,快半年了,不知道妻子近况如何,书信到了没有,都是孩子出的鬼点子,都老夫老妻了,还玩这,什么情书,什么浪漫,柴米油盐酱醋茶,实实在在,其他都是过眼云烟。就一个电话的事情,非要搞得这么复杂。忙起来的时候,那个顾得上。不想孩子和孩子他妈是假,晚上,更深夜静,就会想他们。无情未必真豪杰。豪杰可以有儿女情长,和尚怎么可以呢。和尚一回事,豪杰另一回事。即使没有清规戒律也自觉自愿了。妻子,凡夫俗子,不需要考虑清规戒律,享受天伦之乐无可厚非。如果妻子同意的话,那就离了。如果妻子不同意,那还是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信是多余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像吃不吃狗肉是形式心中有佛才是实质一样。既然做了和尚,儿女情长又从何说起啊。没有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