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人间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读史侃秘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成的“百官任尔杀,不可害百姓!”
我读史至此,常做无谓之想。人的思维真的是很难跳脱出那个“囿”。这里说的“侃秘书”,自然要说秘书的作用。崇祯其实不是个很糟糕的皇帝,连李自成自己都说“君非甚暗”——倘若他有个像样的秘书提个醒:已经出了东华门朝阳门,再往东二百里地儿,就是吴三桂的防地——那!那会怎样?以崇祯的号召力,加上各地勤王的汉宗武装力量,出现的局面也许改变史书的写法!
然而很遗憾,没有,气数尽了。气数一尽,百灵不灵,百哀齐至。要怪,只能从他们用的这群混蛋秘书怪起。秘书秘书,那就要有秘有书。《易经》云“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这“君”,我看就是领导首长,他虑事不周,就会失去他的权柄与荣耀,这“臣”字,我以为是“秘书”,领导选错了秘书,也叫不密。就如我们河北一位高官那样,他自己败落,秘书呢?真的是“失其身”了。问题在哪里?
其实是个思维理念的问题,本来秘书应该是政治家或者是政治理性十分强烈的人,偏偏有些当政人,按照“能侍候笔墨”“能掌握情况”“能说会道”——这类标准来选择秘书。太史公是怎样评断张良的?“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什么样的素质?当然这样的人才不是说有就有,说遇就能遇见的。但是一个领导,看见“能这样能那样”的人,马上就联想到“是个秘书的材料儿”,理念上首先便有了错漏的,多多有人在秘书问题上绊跟头就在于他压根就是想找个“能帮我应付事的人”,秘书确实应该能办事儿。但秘书太靠近“太阳”了,他自己是卫星,星星,但不是恒星。他做他自己的事,也会有人以为“这是太阳的光芒”——其实那是恒星光芒的反射!可惜的是领导与秘书都缺乏这方面的思路。用在治国经略就出大乱子,用在日常小关目,就坏名声或失漏出事儿。张良,据史记载,有人见过他的形貌“状若姣好女子”,我的感觉,他似乎身体弱些个,但张良不是个弱者,而是政治上极为强悍的猛士,他封留候,当时就有意见,说他没有野战功劳,不应该封的那么高。
他打仗不如韩信,行政治也许不如萧何陈平,但刘邦给他的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
我想秘书的极致大约是这两句考语的罢!好学识,好见识,好脑筋,好笔杆子,宏观的思维,精明的处世力与忠诚事业事主官的优良品质,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与融洽合起来就是好秘书。
这很不容易,主体与客体,太阳与月亮遇合,除了主观的,还有永远也难以说清的“阿赖耶识”在起着作用。(注:阿赖耶识,佛教用语,古印度语。)
2006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