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人间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抢注二月河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口中不能说什么,心里却很佩服的。但我的父母都是军人,父母的上辈是农民,自问我这家族没有“商业”基因,做文章或许有点指望,做生意肯定一塌糊涂。因此,我告诉女儿,我们家不许从商,从商肯定“不中”。因为“义不行贾”不能太讲义气;干这事你得有商业头脑,得有运气。不信你去摸摸彩看。她还真的试了试,在公园里摸彩,花了几十元,连个乒乓球也没有摸到。也就死了心了,当兵去了。
几年前,美国一个城市“老华”们,成立了一个“二月河读友会”。这样的松散组合,在台北也有一个,领头的是原国民党副总裁林洋港的秘书,叫卢鑫金。给我发来传真,想成立“二月河研究会”,我没有同意。我自认小小的,当不起这个名字:“我死了之后再说,但你们几个读友想弄这个事可以”。他们也就“成立了”。台湾人有情义,也有点钱,他们怕我穷,想在我们这块弄一个公益性的设施,给我三百万的干股。我说不行。我有规矩,而且我不穷——彼时还没人说我是“富豪榜”上第二名。然而我有工资,尽自不多,可以养家,我有稿费,不似报上说的那般邪乎,但相当丰沛,我不挣空穴来风的钱。这个话说在这里,似乎是文不对题,但我是有意思的。我是想说给这个“抢注二月河”的人听:你要是有胆量,抢注一个当代政要人物的名字来——遑论中央领导、省领导,就算是抢注你所在市市长的名字,来卖你的饮料,我多少还对你“半个佩服”;你试试?你不敢!你要有本事,自己创一个创意来;你要有骨气,自己凭诚实的劳动挣出了名堂来。
我的这个“二月河”名字当然是不错的。不少人采访我的人都要问到这个问题:“你怎么想起这个名字的,挺富有诗意的。”我说,思路的线索就是“凌解放”和黄河,就是黄河太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