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三国之傲视天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天澄册 【五号第二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PS:九月爆发继续中,五号第二更,已经奉上。请朋友们多多订阅支持风华,风华拜谢了!)

  ---------------------------------------------------

   虽然现在辽东的经济正在迅速的发展,但是王天杰心中非常明白,要想辽东的经济不断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与老百姓们受教育的程度有密切相关,否则这样繁荣的经济只能是昙花一现。并且,现在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发展,这对人才的需求就更加迫切,寻找人才虽然能缓解一时之燃眉之急,但那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自己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形成具有规模的人才储备基础,而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忠诚度同样也是值得可信赖的。

   所以,王天杰把在教育这方面的改革的想法与师清澄说了出来,师清澄闻言同样也认为改革教育对他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更是造福于后世的大事好事。

   然而,对于教育改革他们两人又不得不顾虑一件事情,那就是改革教育不象改革经济那样。因为,无论是上层的地主阶级,或是下层的穷苦百姓们,还有那些才子文人,此时的儒家思想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一旦改革措施超过百姓们的承受能力的话,势必会引起百姓们的激烈反对与抵制,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改革教育将以失败而告终,更甚至引起民变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

   所以,教育改革必须要慎之又慎。

   最后,两人一致决定对于教育改革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不能一簇而就。

   那么现在的关键就是如何让百姓们能够在思想上逐渐接受新的改革,新的知识。

   最后,两人把重点放在下一代的教育上,不但因为下一代在封建儒家思想的熏陶还不很深,对于新知识也容易接受,而且下一代还关系到将来,关系到民族经济的继续传承与发展。

   随着学生们一批批的毕业,也必将从中受益非浅,从而使得这种学习新知识的风气就会流传开来。

   其实,古人为什么如此多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