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舛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凯旋之路(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张埅作为受命前往金牛堡交涉的主官,打一出发起他就明白,此行想要把人给带回去是不现实的,他所能的做的,不外乎弄明白几位大爷的死活。

  而宁远也很清楚,自己开口要20万两白银也是扯淡的,且不说汪德臣拿不拿得出,就算他有也不可能干这种傻事。

  他的目的不过是漫天要价,等着对面坐地还钱。

  好让大家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谈判上面,这样就能争取到一个和平安定的缓冲,给那四千余人的移民安全过江争取时间。

  至于李忽兰吉,才是这个过程中最煎熬的正主,因为他很无辜的趟了枪,还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所以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权衡之后,李忽兰吉还不得不被迫做出了三项调整。

  一是当立即派人回巩昌向汪德臣通报情况,二是派出汪佐臣的心腹张埅作为全权代表,前往金牛堡实施谈判(实则摸底)。最后则是暂缓调遣兵马南下,只派出探马监视大安军与金牛堡方向的动向,好尽快弄清楚对方的兵力。

  对面既然能一夜的功夫就击溃汪佐臣六千余人的部队,如此的实力还是让他感到有些胆寒。

  这次的南下之路,出师不利意外频现,自己的直觉也意识到形势不对,至少对手的表现太诡异了。

  这根本就不是宋军的一贯实力,而他掌兵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落得这进退不得茫然无绪的两难境地。

  .......

  而站在金牛堡外的张埅,此时也是一样的茫然无绪。因为这一路走来他都怀着沉重万分的心情。

  特别是当他路过白石岩的时候,两天前所经历的那场惨败,就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要是汪佐臣有个三长两短,他的仕途也就算走到头了。

  所以看着眼前的城墙森严,他也得像傻子一样等着对方“批准接见”。

  当年蒙军南下的时候,还曾经自此借道伐金,就算被宋军拒绝,也是汝不借也得借的气势。

  沿途因此被攻陷的堡砦不计其数,何时有过今天这种“低人一等”的情形?特别是他们被挡在城门外的时候,对面的一个小小押正也敢对着自己大呼小叫,一副颐指气使的态度?



  就这样他们这群人从一大早开始,就呆呆的等在门外,直到中午时分,曹文宏才派出了一百骑兵与他们对接。

  领头是一个兵马使,也不知是不是提前被交代了什么,一见面就没给他们好脸色。只问明了来意,查验了他们的公据凭证,随后又拿走了李忽兰吉亲书的碟文,光叫他们一干人继续候着,又没了下文。

  随即又是小半天的百无聊奈,等到落日西沉天近傍晚,才又出来一个小将,通知他们只能派一个代表进城,其余的人全部后撤五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