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西夏死书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内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1

  就在唐风和韩江被叶莲娜的发现所震惊的时候,罗教授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罗教授已经成功地将那两块玉插屏拼接粘合在一起,现在“白”“高”“大”“夏”四块玉插屏正静静地躺在众人面前。

  罗教授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现在四块玉插屏都已经找到,可喜可贺,我们终于可以真正了解到玉插屏的秘密了,贺兰山和敦煌这两块玉插屏虽然被摔碎,但我已经用特制的胶水将两块玉插屏暂时粘合在一起,至于这管不管用,我还不敢保证,至少我们现在可以一窥这两块玉插屏……”

  “罗教授,你就直说这两块玉插屏写的是什么?”赵永迫不及待地问。

  老教授开始破译道:“这两块玉插屏上写的什么,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敦煌这块玉插屏上面写的是‘铁骑万乘大漠来,黄沙漫漫黑水城,乌鸦来栖白塔上’,这显然是指黑水城,从字面上看‘铁骑万乘大漠来,’是说成吉思汗大军从西夏帝国北部大漠突袭而来;第二句‘黄沙漫漫黑水城’点明了玉插屏所在的位置——黑水城,第三句‘乌鸦来栖白塔上’更是进一步点明了玉插屏就在黑水城外的大佛塔中,这也和科兹诺夫在黑水城大佛塔内发现玉插屏的记载相符合。

  贺兰山这块玉插屏上写的是‘此生只愿入佛国,石窟面壁伴我佛,来生再为党项人’,‘此生只愿入佛国,’这里的‘佛国’显然是指敦煌,这说明了那块玉插屏藏在敦煌,第二句中提到的‘石窟’,这倒让我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诸位都听说过敦煌藏经洞吧?”

  “听说过!”众人频频点头。

  “1900年,王道士在敦煌发现了鼎鼎大名的藏经洞,之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还有俄国人,日本人,德国人,美国人接踵而来……”

  没等罗教授说完,唐风便明白了罗教授的意思,“罗教授,您的意思敦煌那块玉插屏很可能原来是藏在藏经洞的,然后被王道士发现了?”

  “是的,阿尼玛卿雪山和贺兰山的玉插屏是你们发现的,黑水城的玉插屏是科兹诺夫发现的,只有敦煌这块我们还不清楚他是何时何人发现的。”罗教授道。

  “韩江推测说敦煌这块玉插屏应该早于科兹诺夫发现黑水城的玉插屏,并说是一位高人‘X’发现了玉插屏,并协助科兹诺夫,发现了黑水城的玉插屏,之后,此人又加入了黑喇嘛的队伍。”唐风说道。

  “唐风,怎么样,罗教授刚才的话证明了我的推断,这块玉插屏很可能原来藏于敦煌藏经洞,然后被那个高人X发现,藏经洞是1900年发现的,早于科兹诺夫1909年发现黑水城。”韩江有些得意。

  “这么说,你那个所谓的高人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道士?”唐风笑道。

  韩江一下被唐风噎住了,罗教授说道:“唐风,韩江的推断并非没有道理,我现在倒倾向于韩江的推断了,你想想,在敦煌,有什么地方能藏住玉插屏呢?”

  “可是据我所知,敦煌藏经洞的封闭是在西夏势力进入敦煌之前。”唐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不错,现在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是敦煌僧人在西夏势力进入敦煌前,将佛经封闭在了藏经洞中。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观点,也有观点认为是在蒙古势力进入敦煌前,僧人封闭了藏经洞,那也就是西夏后期,符合大喇嘛对你们的叙述。”罗教授分析道。

  “可这还是无法证明。”唐风质疑。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敦煌藏经洞曾经在西夏晚期被打开过……”唐风刚想说什么,罗教授摆了摆手,道:“唐风,我知道这也无法证明,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我说过这只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也许并不是什么高人发现了敦煌的玉插屏,很可能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道士,只是后来确实来了一个识货的。”

  “识货的?斯坦因,伯希和?显然不可能是他们,如果是我们已知的这些知名探险家,那玉插屏早就被世人所知了。”唐风摇着头说。

  “对!显然这个人不是斯坦因,伯希和等人,但是这人学识渊博,看出了玉插屏的价值,并在伊凤阁破译西夏文之前,或是与伊凤阁几乎同时破译了西夏文。”罗教授的推论进一步完善了韩江之前的推断。

  “可这人会是谁呢?这么牛逼的人物,应该像斯坦因,伯希和,伊凤阁,科兹诺夫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啊!而且他又是什么时候得到玉插屏的呢?按照这样的推论,这人应该在斯坦因之前就从王道士手中得到了玉插屏,可如果这人比斯坦因更早发现了藏经洞,又为什么没有动藏经洞那些经书呢?”唐风陷入了沉思。

  罗教授轻轻叹道:“一切都已如过眼云烟,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还原那个高人的神秘面目了,总之,极有可能像韩江之前推测的那样,这位高人‘X’破译了玉插屏上的西夏文,然后指点科兹诺夫去了黑水城,但是科兹诺夫发现黑水城之后,将功劳全部归位已有,这位‘X’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可他却的的确确存在过。”

  “如果这么看,那关于玉插屏这一系列事件的起因就上推到了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徐仁宇也感慨起来。

  “是啊!我们之前一直以为是科兹诺夫在黑水城的意外发现,才引出了之后的事,现在看,早在敦煌藏经洞发现时,一切就已经开始了。”罗教授说到这,停了一下,又道:“不过,现在好了,四块玉插屏终于聚在一起了,现在我们可以把他们合在一起了。”罗教授说到这时,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2

  罗教授先将四块玉插屏按照‘白’‘高’‘大’‘夏’的顺序在桌上摆好,面对四块珍贵的玉插屏,罗教授不禁感叹道:“现在我们看到了四块玉插屏上所有的文字,其实这四段文字连在一起,就是整个党项民族的历史,第一块说的‘黑头石室’,那是党项人早期的历史;第二块说的‘贺兰神山’是说党项人崛起,建立西夏王朝的历史;第三块所说‘黑水古城’,则反映了蒙古人入侵的历史;最后一块所叙述的历史颇为凄凉,暗示了西夏王朝灭亡的历史。”

  “对啊!现在连在一起看,确是如此,整个党项民族和西夏王朝的历史,都浓缩在了这四块玉插屏上!”唐风对罗教授的推断频频点头。

  紧接着,罗教授又依次将四块玉插屏翻过来,按照顺序一块一块将四块玉插屏拼合在一起,唐风看见罗教授的手微微颤抖,当剩下最后一块时,罗教授的手抖得更厉害了,唐风忙上前扶住罗教授,帮罗教授将第四块玉插屏合上。

  奇迹出现了,当最后一块玉插屏合上时,四块玉插屏中间微微泛起了一道金光,四块玉插屏瞬间像是粘合在了一起。紧接着,玉插屏上起了变化,在场所有的人都被这变化惊得目瞪口呆,纷纷围拢过来,只见玉插屏上泛着金光,不一会儿,显现出了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是西夏文!”唐风马上认出了那是西夏文。

  可就在唐风想辨识那些西夏文时,那些文字又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副光彩夺目的画卷……不!准确地说,是一副地图,金线流淌过的河流,绿色的山峦,黄色的大漠,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可还没等众人看清这幅地图,玉插屏上又起了变化,还是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西夏文,这次唐风马上反应过来,冲回自己房间,拿来数码相机,兴奋地大喊道:“闪开,闪开,我来把它拍下来。”

  唐风连续按动快门,玉插屏反复变化,地图和那篇文字反复出现,如此数次,玉插屏终于不再变化,恢复了平静。唐风回放刚才照的照片,清晰可见,这才长出一口气,再看恢复平静的玉插屏,上面虽然隐约仍能看出许多线条,但却无法像刚才那样清晰地看清楚整幅地图,“真是奇迹,想不到这玉插屏还能起变化。”唐风叹道。

  “是啊!我也没料到。”罗教授也是一脸惊愕。

  “为什么会这样呢?”唐风问。

  罗教授沉思良久,才解释道:“我过去曾听人说过,有的石头具有记录的功能,我想玉插屏所用的玉料也许就有这样的功能。”

  “地图是我们之前就知道的,可那篇文字是什么呢?”韩江问。

  唐风将数码相机链接到笔记本电脑上,罗教授盯着电脑屏幕看了半天,竟然摇着头说道:“虽然这篇文字里的大部分西夏文字我都认识,但我刚才读了半天,却怎么也读不出这篇文章的意思,很多语句根本没法连在一起读,这……这真奇了怪了,我研究西夏文字多年,见过的西夏文献也不少,像这篇这样没办法读出来的文章,还是第一次遇到。”

  唐风也看出了问题,这篇文章确实读不出来,单个文字翻成汉字,连成句根本没有意义,“确实读不出来,这种情况我也第一次碰到。”

  众人陷入了沉默,会议室里寂静无声,直到韩江宣布散会,大家才陆续散去。

   3

  四块玉插屏被锁进了坚固的保险柜中,即便是唐风也难窥真容。好在唐风有了那几张照片,一连两天,唐风都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研究那几张照片,地图上出现了形形**的地名,都是西夏文标示的,唐风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即便是认识的,唐风也无法知道这些地名现在所对应的地方。唐风陷入了浩瀚的典籍里,一方面想通过查阅文献,找到那些地名,另一方面请教罗教授,这天两人研究了一上午,也才破译出两个地名。

  中午吃过午饭,罗教授要午休,唐风一个人呆在房间内,盯着电脑屏幕出神,盯累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