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路到尽头难回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仙人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叫“二店”非要加上个“第”字呢?因为“二”同“儿”是谐音字叫起来顺口听起来别扭,更显得两个店铺不对等,并且还有说不出含有什么意思的那个意思。

刚开店时他们对店铺定什么字号不讲究,现在却穷讲究了起来。

新店铺一开业,两个店铺的生意同样红火。

有一天,新店进来一个批发贩子,他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佯装漫不经心,腋窝夹着一盒澳洲干鲍鱼推销来了。铁蒺藜和仙人球都在新店,贩子瞅完瞧完来到两人跟前,从腋窝取下鲍鱼递给两人看,神神秘秘对两人说:

“要不?水货。”

两人一听水货,一起摇头:

“不要,不要。”

贩子诡异地笑了:

“不是水货,是水货的价格。”

干鲍鱼包装得很精致,贩子报上的价格确实比市场上的价格低许多。

两人接过澳洲干鲍鱼,打开盒子看了鲍鱼的成色,铁蒺藜主张进货,而仙人球不主张进货。铁蒺藜主张进货的理由是货的价格低,仙人球不主张进货的理由是货的成色不好。

好的鲍鱼是椭圆形,形状完整,颜色米黄色或浅棕色有光泽,灯光下中部透出红的颜色,肉厚,饱满。而推销的鲍鱼是马蹄形不是椭圆形,边缘凹凸不齐形状不完整,颜色灰暗褐紫无光泽,外干内湿甚至有灰白黑绿斑点,肉薄,不饱满。

这货是进还是不进,铁蒺藜和仙人球意见不一致,他要进,他就是不让进。批发贩子见到这种情况建议留下一盒样品,先付一盒样品的钱,以后再决定进与不进。铁蒺藜和仙人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照此办理。

铁蒺藜和仙人球两人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屡屡发生,经常搞得两人不欢而散。

两人合伙做生意,投资最好不要均等。均等投资,看起来公平公正,开始想法好,最终结果不一定好。合伙生意,生意上的经营决策,利润分配等,两人难免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必须要有人拍板,谁来拍板,出资大的一方就是不二的拍板人。而铁蒺藜和仙人球的合伙生意是均等出资,出现问题由谁拍板?谁都想拍板,谁都拍不了板。如果是一个公司有董事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可铁蒺藜和仙人球只是两人的合伙生意,哪儿来的董事会?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

分家后铁蒺藜的店铺改名为“铁记海产品”,仙人球的店铺改名为“仙记海产品”。

二十世纪末期,下岗大潮汹涌而至。美其名曰下岗,其实就是失业。直接失业的叫下岗,还有间接失业的叫待岗。直接失业的“下海”做了生意。间接失业的不想做生意,可待起岗来无休无止,最后熬不住也不得不“下海”。

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规律。什么样的生意好做,人们就会抢着去做。海产品生意好做,“下海”和不得不“下海”的失业人员纷纷做起了海产品生意。海产品店铺立刻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店铺林立很快形成了海产品市场一条街。

店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到处都是:优惠、打折、降价、甩卖、买二赠一、买三赠二等,甚至吓人的词语都出来了:挥泪、血拼、跳楼、嫁(价)给你等等。

市场竞争下,铁蒺藜和仙人球的生意不红火了。仙人球的生意勉强维持,铁蒺藜的生意逐渐萎缩。经营收入越来越少,租房租金年年提高。铁蒺藜三十多平米的门面房退了租,回头又租了一个十几个平米门面房,招聘的销售人员也辞退了,自己死守着门店挨日子。

那天铁蒺藜无精打采守着自己的店儿,突然闯进几个食药局和市监局的执法人员来。说是前几天抽查的商品检出了什么什么菌,又是什么什么菌超标,店里的商品全部封存,不符合标准的商品全部没收。

铁蒺藜不知所措,傻眼了。生意本来就不好,来了这么一下子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悔不该当初没听仙人球的劝告:劣质货再便宜也不能进。他不听非要进,这下篓子捅大了。进货的钱打了水漂儿不说,还要加倍罚款。罚款罚款吧,又要停业整顿。多亏自己认识错误的态度好,不然营业执照就会被吊销。

手头流动资金已经周转不开,这又遭遇这档子事。许多进货的款子没结清,外债累积了十多万。前几年挣了些钱全投到了股市上,股票套牢了又不甘心逃出来。他心烦意乱,无名之火冉冉燃起。他一气之下想要把店儿盘出去,可又一想把店儿盘出去他又能干什么?他心神迷乱下又想起他在监狱做的那个梦:那水怪往水下拖他差一点被水淹死。他突然心里烦躁起来,自言自语有问没答地:就是你仙人球!你个王八羔子!你个水中妖怪!你个不是人的玩意儿,是你把我拖下水的!你要把我淹死啊!

本来是他求着仙人球给他参谋参谋干点儿什么,现在却回过头来倒打一耙。人呐,在失去理智冲动起来的时候,什么无理的话都能讲出来,什么糊涂的事也都会做出来。

这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