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沈木木杂文集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44:老纳游记·还是王羲之给力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2011,02,09.路人甲沈木木。)

课本上学过,历史上提过。大王羲之,中华书坛大哥大级别的书法家,干呕贴、寒切贴,未睹芳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已成历史烟云(因为历史称其被唐太宗李世民带进了陵寝,五代军伐温韬掘太宗陵得珍宝无数,却没有兰亭序。后人推测,有可能被高宗李治给带进了其与武则天的乾陵)。

难得啊!见了传说中的平安贴,虽然只有寥寥几数行,还是后人临摹。然依晰可见书圣之风彩,历代文人墨客收藏把玩的提字与题跋星罗棋布。看着就赏心悦目,心况神怡。可惜的是这传世佳作在夜场出现。买家最终以一点三亿将其收入囊中,据为已有。在中国书法拍卖史上,位于黄庭坚的砥柱铭之后,列第二。值得说明的是,不是因为书圣的认可度输给了黄庭坚,而是砥柱铭是真迹,而这平安贴则是后人临摹的。

在风起云涌的2010年,书画作品上亿的层出不穷。吴门画派势头一真比较强。还好,那天还见了我一直比较喜欢的唐伯虎的一幅真迹。和他的人生一样,没有浓墨重彩。除了当年清晰的笔迹,就是那书画上留下的几百年来的沧桑。他的人生波澜不惊,他的作品也是一样,淡淡的,越看越有味。不得不由我不想那首;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还有那一句;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一笑倾城,二笑倾国,三笑倾我心。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防,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几多无奈,几多心声,几多感慨。岁月过后,早已是物是人非。煞然一回首,低吟一声叹。字里行间,墨犹未干,仿佛伊人还在昨天。罢了!已往矣!怎忍得住再多看一眼。换个对象吧!

江南第一书法文征明,我还是喜欢伯虎。

山水大师倪云林。应当就是天公不拘一格降的人才。别的不说,仅一个清新脱俗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