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苍生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恩赏乞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梁王明确表态支持和议,有大臣纷纷点头。

  太后听梁王这番长篇大论,一驳了夏普,二也表明立场,沉吟片刻道:

  “梁王所说不差,都是忠君恤国的良言;可梁王这番话哀家听着心里不舒服。”

  这个表态,让朝臣们都是一愣;

  这是什么意思,看今天这阵势,明明就是太后已经倾向以钱求和,怎么又说梁王的话听着不舒服了!

  只听太后继续道:

  “先君在时,哀家身在后宫,诸位大人不了解我,这里哀家亲兄在,他是知道哀家可不是个容易被人欺负的性子;

  野烦人屡犯我边境,这次又给我朝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还想讨便宜乞和,哀家心里这道坎儿过不去。

  还是睿诚郡王、老王叔的意见甚和哀家的意!

  咱大夏国力坚实,不是一、两场败仗就能打跨的;

  不就是打嘛!

  不就是钱嘛!

  有老王叔这样的勇武栋梁在,哀家就不信灭不掉野烦这癣疾之患;

  别说给野烦人三千万两,哀家一两都不想给。

  依哀家看,不妨劳烦老王叔您坐镇备边,哀家负责为老王叔筹款两千万两,交您全权负责,哀家和老王叔共进退;

  老王叔只管去打,灭了野烦小帮,救出咱十万被俘将士;

  即便……即便打不胜,责亦不在王叔,全由哀家我一力承担!

  老王叔,你可愿担此重担!”

  ……

  得!

  等这番话说完,大家这才明白太后是什么意思。

  平时,大家都已经烦透了这位总是倚老卖老地宗正——睿诚郡王;

  这位老郡王平时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干,这插一脚、那打一拳,百官被其扰得不胜其烦;

  现在见太后拿高帽子压了夏普,有好事的大臣随身附和道:

  “太后慧眼,老王爷堪当大任!”

  “胜任,老王爷胜任!”

  “老王爷威武,我等为王爷加油!”

  睿诚郡王夏普本来抢第一个发言,一来是抢个风头,说几句不负责任的大话,即便将来给野烦人钱粮,有什么朝野非议,自己也能落个护卫国威、反对苟且的好名声;

  二来,也是想借第一个发言,告诉坐在上边的掌朝太后,朝中还有自己这个分量极重的宗室族长在,宗正的话不能不当回事。

  可没想到,太后借着自己的话往上爬,调子比自己拔得还高;

  而且,还明着点将让自己挂帅备边;

  还……还什么解救十万被俘将士!

  这……

  这是自己这把老骨头能干的事吗!

  别说自己已经老得连马都骑不了,就是再年轻些,打仗难道不会死人的吗!

  不是谁都有周王家那小子那么好的运气,被俘了都能“跑”回来!

  还有,说自己是主战的,这消息传出去,草原上传回什么俘虏不利的消息,那十万被俘将士的家属还不得把自己吃了;

  太后这顶高帽子真是太毒辣了!

  ……

  听着四周大臣们的起哄,老郡王觉得后背发凉,阵阵寒意袭上心头。

  可毕竟是多年朝堂滚过来的老油条,他眼珠一转,有了注意,于是忙咳了几声,开口道:

  “太后陛下,您误会了老臣的意思啦!”

  配合着“啦”的长音,老郡王还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显得对太后“误解”自己的意思很是不安。

  顿了顿,老郡王继续道:

  “其实,老臣和梁王的意见完全一致,只不过老臣年岁大了,说话颠三倒四的,梁王才真是把事讲明白了。

  老臣的意思,目前情形,战是真的无力再战,要争取时间,重新储备国力以备将来。

  老臣说的不能给是说不能随便就给,这里给要给的技巧,

  一是给的名义,怎么也不能说是议和条件吧,那样,咱大夏国威何在;

  老臣的意思,给!

  可也得给得大义,依老臣看,至少得称恩赏,对就是恩赏!

  二哪,老臣年纪大了,有些爱小,依老臣看,这数可以谈,做买卖还能讨价还价不是!

  咳、咳、咳”

  咳了几声,老郡王接着道:

  “太后陛下为人刚毅、坚韧;这乃我大夏一兆子民之万福;

  太后陛下,不是老臣我倚老卖老,有些时候,忍也是大勇!

  太后,臣明确表态,附议梁王!”

  众大臣一听,心中暗道:

  老滑头,这话都能让你给圆回来!

  ……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