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重生福晋求和离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首战大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胤禛派了五十人探查大风寨人的行踪,查了两天,一无所获。

  从二当家那里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二当家说,爱说话的几位少年,就是在大风寨出生的,他们什么都不知道,那些大人们,没事不跟他聊天。

  在大风寨呆了八年的二当家,突然间才意识到大风寨的不寻常。

  年羹尧带人去了河川镇的春草酒肆。也早已是人去屋空。

  在周围打听了一番。

  邻居说,这家是十七年前搬来的,一个女掌柜带着五名帮工常住这里,偶尔会看到一个大胡子的男人。大家跟他们也都是,见面打个招呼的普通来往。不知底细。

  胤禛召集众人商讨此事。

  他自己首先开口:“大风寨里都是蒙古人,如此不辞而别,看来是不打算再回来。现在漠北在打仗,他们知道我们在筹备军粮。”

  年羹尧说:“他们会不会把此事透露给了葛尔丹的人,用这个邀功,换取他们回准葛尔生活。”

  李卫接话:“那他们就会在运粮的路上抢粮,或是把粮草烧了。”

  刘能看着佟科多,不满地说:“早些把他们全剿灭,哪里还用考虑这事。”

  佟科多懒得理会这个该死的人,对着胤禛说:“他们不是有个小孩子,在你手里吗?”

  二当家生怕拿小莫头要挟,接话道:“小莫头是拣来的,兴许是嫌带他着累赘,不要了。”

  七嘴八舌的议论了小半个时辰。

  胤禛说:“原计划的两千旦粮,用两百辆车运送,一千五百人押送。现在增加人数。”

  佟科多问:“增多少?去哪里找人?”

  胤禛正想说把靖远营的三千兵用上,年羹尧接话:“增到一万人,靖远营的三千人,加最近收编的五百人,用四爷手令快马发陕甘总督急调五千人过来。”

  李卫说:“一万人,一来一回一个月,至少也得吃掉一千石粮食。”

  年羹尧说:“我们备的三千石,全部带上,一辆马车最多可以装两石,我们有两百五十辆车,马匹备的也足。”

  佟科多以前也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敢拼敢闯。要不然,也不会在六年前那次征葛尔丹的时候,立了大功,在众小将里,脱颖而出。

  但他现在有心事。

  以前计划的是,让李四儿暂时留在银川,他留下十几个人保护她。

  最近李四儿说过几次,总感觉有人盯着似的。他怀疑是李卫和刘能想伺机报复,或者是胤禛指的人想伺机报复。

  可又拿不出证据来。

  最近又搬来了一帮不知底细的邻居。

  带个一千多号人,还好,快去快回。一万人啊!浩浩荡荡地出去,吃喝拉撒,住宿行走,都要他管。光想想就十分的扰心。带着这帮精兵过去,说不定被派到战场上去了,这一去要多久还一定呢。

  他这一走,他的小四儿怎么办?

  后悔当初听从了他阿玛的话,还以为犯个事让从军去呢,结果倒霉的派到这穷苦的地方筹粮。筹粮运粮是最差的差事。按时抵达是应该,晚了就是罪。

  佟科多不耐烦地说:“这是去打仗呢,还是去送粮啊!寻常的运粮队,一车最多配十人。出征的东路军也就才九千人。”

  年羹尧说:“有备无患,出远征的时候,粮食就是命。我们送过去粮可是续他们的命。万岁爷若是发令让送粮,那肯定是特别急缺。”

  这时候,“嘭嘭嘭”地响起了敲门声,站在门口的刘能拉开门。

  “福晋。”

  苏樱对他笑了一下后,朝胤禛招了招手。

  待胤禛出来后,把他拉到远处一点的地方,小声说:“我刚才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南边过来的人,他说黄河决堤了。“

  胤禛怔了片刻,急声问:“他人呢?在哪儿?“

  苏樱说:“早走了,出城了。他说的时候,我没在意。刚刚回到房里,突然想到,黄河要是决堤,南边的粮食是不是就运不过来了?”

  这是苏樱撒的谎。这两日,她一直在回忆皇帝出征的这一年里,发生了什么事。明明把葛尔丹打败了,却因粮草供不上未能一直追击。

  她一直认为是太子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