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魏读书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八章:六部之争,大魏文报显,卖报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在搞什么鬼。

  “守仁,你这是?”

  “守仁,你又要做什么事啊?”

  “是啊,守仁,你有什么事,能不能提前跟我们说下啊?别每次把事情搞大了,我等只能在一旁干看。”

  几位尚书有些不愉快了。

  “赚钱的事情!反正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我就问一句话,想不想多赚点银子?”

  许清宵开口,如此说道。

  “想!”

  六位尚书齐齐开口,大家聚在一起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分赃吗?为何大打出手?不就是分赃不均吗?

  现在许清宵又搞出赚钱的门路了,他们如何不同意?

  “那就行,不要多问,诸位大人,只要这个事情搞定了,守仁可以保证,以后诸位大人就不会再为银子争了。”

  许清宵一脸神秘道。

  让六部尚书瞬间好奇起来了。

  不为银子争吵了?

  现在国库有一百万万两银子,他们都吵的不可开交。

  那要多少银子,才不会争吵?一千万万两?

  好家伙,许守仁当真是大魏摇钱树啊。

  “行,不管如何,从今往后,只要你开口了,老夫都配合。”

  “不过有一点,回头真赚了银子,得多给我们兵部一点。”

  周严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起身支持许清宵,管他许清宵说不说,先讨好许清宵再说,回头赚了银子,自己还能多分点。

  “老夫也支持,守仁,需要帮忙,直接来刑部喊人,你要是不嫌弃老夫,老夫亲自上场。”

  刑部尚书张靖如此说道。

  这下子,其余几位尚书纷纷开口了,生怕许清宵误会,回头有银子不给他们。

  “行,诸位大人既然说这话,那回头事搞好了,一定要支持,不准说我。”

  许清宵挖了个坑道。

  “肯定不说,谁敢说你?”

  “只要能赚银子,我等一定支持!”

  “守仁,你是知道老夫脾气的,只要你能给大魏弄到银子,别的不说,这朝堂当中谁要是敢招惹你,老夫第一时间参他一本。”

  周严,张靖,顾言三人齐齐开口,态度很强烈。

  这不废话?许清宵为大魏赚银子,谁敢找许清宵麻烦?谁找谁死。

  张靖还觉得刑部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

  周严也是如此,真有人敢找许清宵麻烦,他直接带兵杀了过去,一群什么臭鱼烂虾,敢得罪我许侄儿?

  杀杀杀!杀光你们这群臭鱼烂虾。

  这是六部尚书的想法。

  得到这个肯定的答复,许清宵心满意足了。

  现在想想,要朱圣一脉,当真敢找自己麻烦,别的不说,六部尚书们估计第一时间就不爽了。

  不过,这些事情,也是以后的事情,先把当前的事情落实再说。

  水车工程!

  压的许清宵根本没心思去做其他事情啊。

  很快,许清宵回去了。

  回去第一时间,就开始写头版头条。

  【六部尚书为何大打出手,原因竟然是为了国库银两】

  这头版头条绝对能吊足京都百姓胃口吧?

  至于报纸一旦宣发出去了,六部尚书会不会找自己麻烦许清宵就不管了。

  反正他们说了会支持自己的。

  当然,许清宵也不是真的贬低六部尚书,肯定是要进行修改的啊。

  工部尚书要求大力发展水车,利国利民,早一点动工,早一点让百姓们吃饱喝足。

  兵部尚书要求整顿军队,免得让外国异族瞧不起,弘扬大魏国威。

  刑部尚书要求加大成本,惩恶锄奸,打压妖魔,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吏部尚书就算了,许清宵修改为,吏部尚书一直在拉架。

  礼部尚书也算了,也是拉架的。

  至于户部尚书顾言,则是担心大魏随时会有灾祸,留点银子留点家底,不希望再发生平丘府之事。

  这要是公开出去,估计百姓们要感动死来,六部尚书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帮他们刷了一波好感。

  头版头条写完了。

  许清宵便开始真正运作了。

  就如此,一转眼,五天的时间过去了。

  水车之事,再许清宵的时时刻刻监督之下,总算是彻底落实和推广了。

  如今晋商,徽商,以及赣商开始运输材料,有些比较近的府郡,已经开始动工了。

  而其他五商也纷纷捐赠了许多水车材料,当然也会给价格,不可能让人白给钱,同时也可以用材料抵入官费。

  如此一来,光是这五天,已经有二十五个郡开始动工,月底之前,可以保证五十郡地建好水车。

  这只是第一步,而许清宵的目标,是要在三个月内,让水车出现在大魏每一个缺水之地。

  当然一部分是重点发展,另外一部分是麻痹敌人,暂时不会大力投钱发展,不过该发展还是要发展。

  藩王之乱会不会爆发,这个另说,不能因为太过于顾忌藩王,而影响大魏发展。

  眼下大魏王朝是有银子了,大魏百姓没银子没粮食啊,必须要让大魏百姓吃饱喝足再说。

  其余的,统统靠边。

  百姓不吃饱喝足,藩王就更有机会乱来,百姓吃饱喝足,一切都有余地。

  水车之事,没有了任何阻碍,暂时性不会遇到任何麻烦,许清宵也算是可以松一口气。

  剩下的事情,就是大魏文报了。

  这是水车之事解决后,许清宵最在乎的另外一件事情了,

  这五天来,张如会一下都没睡,忙东忙西。

  请了一批人,专门收集一些京都趣事,而六部每天也会定时定点送来一些相关信息,都是可以公开的。

  而许清宵也没闲着,他将守仁学堂的人聚集在一起,提前培训,审核文稿,比如说某些东西还是不要出现,并且加自己的东西进去,必须要站在一个公道上面。

  不能藏私之类的。

  终于,就在第五天,大魏文报第一版出炉了。

  正反两面,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东西,每一件事情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而且整个流程也已经打通了。

  每天戌时之前将所有新闻信息,全部交给文报馆,子时之前,文报馆必须要将样报交给守仁学堂。

  由守仁学堂进行终审,终审结束之后,必须要在丑时之前,交给文报馆,而文报馆立刻交给印刷纸地。

  在卯时之前全部印好,由各地书店贩卖兜售。

  目前许清宵定的是周报,就是说所有新闻都是一周内的事情,因为目前流程还没有彻底熟练起来。

  万一出了差错,这不尴尬?

  所以先暂定周报,一周一份,只要分量足够,信息多,足够京都百姓吃一周的瓜。

  然后再开始一周两份,到最后才是日报。

  不能太心急,否则的话,一旦出错,就丢人现眼了。

  大魏文报馆已经建好了。

  一百多号人,是张如会请来的人,许清宵安插了十个自己人进去。

  地位也有划分,小编负责信息递交,责编负责第一道信息审核,主编负责第二道审核,以及各方面的反馈。

  副总编有两个,许清宵安排李守仁进去,而张如会也安排一个比较有威望的老学者进去,严谨一点要好,不然压不住人。

  至于总编,暂定的是自己。

  基本上所有的事情,也全部搞定了。

  现在就等着大魏文报出世了。

  守仁学堂,许清宵望着桌上的第一版大魏文报。

  说不紧张吧,有点不太可能。

  但说很紧张吧,也不是特别紧张。

  也就在此时,张如会来了。

  “贤弟,事情做完了,愚兄让人把事情全部散出去了。”

  “现在京都百姓都在讨论六部尚书打架的事情。”

  “你是不知道,京都百姓们有多感兴趣,到处都是在说这件事情,据说这事传到了陛下耳中了。”

  张如会走了进来,直接喝了口茶,累的半死。

  他从来没有这么累过,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个人来做的,许清宵相当于指挥。

  “好!”

  “有议论就好,议论越多,第一版卖的也越多。”

  许清宵满意地点了点头。

  六部尚书斗殴的事情,被他稍稍操作一下,瞬间成为了大魏京都最大的话题。

  想想看啊,六位尚书啊,这是什么人?

  哪一个不是位极人臣?

  他们斗殴可不是小事,百姓们怎么可能不关注?

  而且许清宵让人散播了一些谣言,真真假假,以至于百姓们这几天,没事就吃瓜,没事就聚集在一起讨论。

  但到底是什么事情,就没人知道了。

  毕竟这件事情陈正儒已经让吏部谨口了,吏部官员虽然想说出去,可问题是不敢说啊,涉及到六位尚书的面子。

  谁敢造次啊?

  “兄长,眼下所有事情都搞好了,就等明日文报出售了,备了多少份?”

  许清宵问道。

  “已经备了十万份。”

  张如会回答道。

  “在加一点!感觉还是不够,十五万份吧。”

  许清宵莫名觉得十万份不够,十五万差不多了。

  “行!这个什么问题。”

  张如会点了点头。

  而许清宵继续开口。

  “兄长,现在说一下利润分配吧,这个大魏文报馆,愚弟占三成,兄长占三成,剩下四成给大魏国库,你觉得如何?”

  所有事情解决了,现在就是利润分配。

  此话一说,张如会直接点头答应道。

  “行!”

  他直接答应,这很公平,自己和许清宵一人一半,至于多的,就是大魏王朝的了。

  毕竟这生意还真需要大魏王朝来支持,要是朝堂支持,以后卖给整个大魏百姓,到时候多少银子?他张如会心里没数?

  别说四成了,五成都行。

  “那行,既然如此,这里有一份契约,你签了就行了。”

  许清宵将契约拿出,他已经签字画押了,这事还是要黑纸白字写好,不然岂不是坑了人家?

  张如会没废话,直接签字画押。

  随后又有些担忧道。

  “贤弟,你说,能卖出十万份吗?”

  张如会满是担忧道。

  “不知道。”

  “看吧,明日一过,结果都出来了。”

  许清宵也不清楚。

  眼下,就看明天了。

  如此。

  随着天黑下来。

  大魏京都显得异常安静。

  但有一些人却来来往往奔跑着。

  一些马车在街道奔驰,来到每一个书店。

  一直到丑时才彻底安静下来了。

  很快。

  卯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