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魏震潘小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据理力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豆的外壳,光光是这个侵泡时间就是一个学问,魏震同学掌握的就很好,所以他的豆子做出来很有浆头,口感滑腻。

之后是烧石膏,石膏的焙烧火候要掌握好,烧不够就不好用,达不到点豆腐的效果,这是把豆浆点成豆腐花的关键,烧大了就会出现异味,让人光是闻闻就没有食欲,当然臭豆腐另说。

黄豆泡好后放水磨浆,然后过滤出豆浆,过滤出的就是豆腐渣了,这在乡下是个力气活,乡下基本都是布袋过滤,而在周家富这里是机器过滤了,会省很多力气,但是光是清出来的豆腐渣都是按吨来算,每天搬豆腐渣的都是大批量的人。

有了豆浆就简单了,把石膏碾碎放入豆浆中,豆浆就变成豆腐花了,再将豆腐花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木槽中压上个几分钟,豆腐就出来了。

魏震对豆腐的制作过程很是熟悉,并有些自己的一套较为隐秘的方法在里面,例如侵泡黄豆的时间,焙烧石膏的火候,防水磨浆的比例,放入石膏的多少等等,基本上每一步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不同的一套方法,而魏震做豆腐属于祖传,他父亲一辈就是做了一辈子的豆腐,所以他有相当多的经验。

魏震做出来的豆腐如乳脂滑腻,色淳色美,宛如人间白玉,散发着豆类独特的芳香。

在乡下的时候,魏震家的豆腐就远近闻名,并且价格不贵,这让魏震多少攒了点小钱,所以他才来到现场打拼,准备用自己的技术来打拼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可是县城的水太深了,魏震光有技术是没用的,虽然自己的表弟陈小松过来帮忙自己做些力气活,但是这已经不是人力的问题,而是原料和市场的问题。

市场就是县城的购买力了,豆腐好也不怕市场不好,就好像之前自己卖豆腐,虽然贵,但是毕竟贵不到多少去,县城的人普遍富裕,虽然贵了点,但是魏震的豆腐香甜好吃,百吃不腻,就像之前豆子涨价时的样子,魏震还是能卖的出去的,尤其是豆腐脑和豆浆,都是县城的人早餐吃的必不可少的食物和饮品。

但是原料上就不好说了,原料自然是黄豆,可是在这个县城,周家富俨然是黄豆的代名词,就连乡下的黄豆都会被他抢购一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