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千华之朔北烟云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塞外汉人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徐盛等人被遣送至十里外的几处汉人营。这里的汉民,绝大多数都是在边陲被掳,后被胁迫在草原开荒种地。他们吃尽了羞辱,尝遍了苦头,只求能平安的活下去。在三娘的“照顾”下,徐盛等人被安排在同一营地。在这里,守备森严,众人只得以眼神相互问候。

汉人营,一方破旧帐篷内,一老头满脸皱纹,刻尽沧桑:“你叫徐盛?”徐盛回礼道:“老伯,在下正是。”老头上下打量着他,随后转过身,似乎在翻腾些什么:“叫我陈伯吧。”

“你要学会吃苦,这儿不比中原,有什么不懂的,问小秃子就是。”他递给徐盛一条大长鞭:“拿着,赶羊时用得着。记住,羊粪都要收拾回来。”说罢,便让一个孩童(小秃子)领着徐盛出去放羊。

再看那头,章涵等人亦被使唤着伺养牛马……(章涵本是富人家的公子,如今被掳于此,着实叫苦不堪。)

岁月流去,徐盛与周围之人渐渐熟悉开来。一晚,众人围在篝火旁,皆忙活着各家之事,气氛很是低沉,可闻陈伯一声声地咳嗽。

“陈伯,还好吗?”徐盛关心道:“喝点水吧?”陈伯又重咳了几声,接过水:“老毛病了,多咳一会儿就没事了。”徐盛环视四周,轻声一问:“老爷子,这些人都是被掳来的?”陈伯轻瞟徐盛一眼,示意他往帐内而去。

帐篷内,陈伯一番详述:“……大都是穷苦人家的出生,在边陲郊外老实本分地务农……”只见徐盛紧握双拳,气道:“可恶!掳人为奴,着实可恨!”陈伯又道:“这儿还有一类人,都是自甘归顺的。”徐盛诧异:“自甘为奴?”陈伯摇摇头:“归顺的,并非都会被奴役。有的甚至会受到重用。”他低着头,整理着衣服:“被送到这儿的,都是他们用不着的。”徐盛叹了一声气:“造的什么孽。”陈伯轻声道:“这儿再好,能有多好呢?终究是个外人。不管是谁,在外流浪久了,都想要回家的。有句话怎么说的,‘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徐盛脑海满是亲人的脸庞,他愧然点头:“嗯,爹,娘,弟弟……我……”陈伯问道:“还没成家吧?”徐盛道:“是。”陈伯道:“一年后,如果你还活着,我就给你介绍个大姑娘。”

……

这日,云栖高远,可闻呼麦悠然,其声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

徐盛远远眺望,只见有人牧马而来,牧马之人正是章涵。两人都裹着厚厚的蒙古袍,披发长须,好不干净。一番对视,不禁大笑。相谈才知,章涵遭遇更是苦楚不堪。

“在这放牧养马,被蒙古人欺负不说,还被那些个汉人欺负。”章涵气道:“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徐盛正色道:“我从陈伯那得知,这儿除了被鞑靼掳来的汉民,还有心甘归顺的,这些人你得多加提防。”章涵道:“不瞒徐兄,这些时日,我也打听到不少事儿,跟他们相关的也不少。”他摇头叹气道:“当真是鱼龙混杂,令人不齿。”徐盛嗤鼻道:“叛国之人,自然是鱼龙混杂。章兄不妨与我说说。”章涵道:“鞑靼掳掠之性深于骨髓。不知徐兄注意到没有,如今他们掳掠边民亦有选择,被掳的边民并非全是农民,有木工、画工、铁工等有艺能者。”徐盛道:“的确,陈伯的手艺(着实精湛)……”章涵道:“至于那些出逃塞外的汉人,或因政治原因无法在大明立足,比如白莲教徒;或是不满将官欺凌,盘剥哗变后出逃的边

(本章未完,请翻页)